社会学概论名著提要.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概论名著提要

一、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上、中、下) 系统整理和搜集了郑杭生教授从事社会学研究以来的主要学术成果。 ? ?? 二、费孝通《生育制度》 三、费孝通《乡土中国》[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 吉登斯写著这本书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欧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急需有新的理论,对其加以阐释。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学界就一直存在着结构与行动、个体与社会的方法论之争。以迪尔凯姆、帕森斯等人为代表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认为,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结构是决定行动的关键。而以韦伯、戈夫曼等个体主义方法论者则主张,个体的特殊行动是理解社会的关键。吉登斯既反对结构决定论,又反对个体决定论,他提出了结构二元性,试图跨越结构与行动的对立,重新阐释个体与社会、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 ??? 吉登斯提出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行动理论。他吸收了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认为实践是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之上的,实践是行动的基础。而行动则具有反身性的特点,即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会根据周围的情境和他人的反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吉登斯称之为“相互的知识”。同时,又由于行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完备的,即哈耶克所称的“分立的知识”,因此,行动的结果往往是非预期的。即便是有意识的行动,其结果也可能与预期相分离。因此,吉登斯认为,仅仅从行动者的意识和行动者的行为本身,去揣测行动的结果,是不科学也是不可信的。 ??? 吉登斯认为结构是规则和资源的总和体。吉登斯批判了迪尔凯姆主张的“结构是外在于个体”的理论,认为结构是外在于时间和空间的,它会逐渐渗透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促进时间和空间在社会系统中的结合,并从而使得具有相似特点的社会实践能够超越时空而持存并具有系统的形式。 ??? 总而言之,吉登斯提出了结构二元性来重新阐释结构与行动的关系,跨越了结构与行动的对立。他认为,结构不仅是行动的媒介,更是行动的结果。结构不仅对主体起到了结构性的限制作用,更对主体的行动产生了主动性作用。 五、[美]怀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六、[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美]彼得·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 八、[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德]拉尔夫·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 ??? 在此书中,达伦多夫系统地分析了当代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冲突问题,建立了辩证冲突论的基本理论构架,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是强制性协调的联合体。他认为,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这种不平等的权威分布产生统治和被统治两种角色类型。居于统治和被统治位置的行动者形成各自含有潜在共同利益的准群体。统治群体的利益在于维护现存秩序;被统治群体则不可避免地对自己的从属地位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在具备一定物质和技术手段、意识形态、领导等条件后,准群体成员获得共同的归属感,组成公开的利益群体,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社会组织内权力的再分配。当新的统治群体掌握权力之后,与之对立的新的被统治群体也随之产生。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角色重新制度化。一旦时机成熟,社会再度分裂为两个冲突群体,开始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种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他还认为,在工业社会中,随着冲突的制度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大,个人有很多的机会实现个人利益,阶级冲突可能会化解为个人竞争。但是,个人竞争和集体行动“根本上是同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即‘抵制’的同等表现”,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该书先后被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日、中等文字出版。 十、[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积极功能的条件,及在此过程中将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十一、[美]罗伯特·墨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是一本体现他思想精华的论文集,在该书中他提出了功能有显功能和潜功能之分,社会功能是指可见的客观后果,而不是主观意向;功能分析中有三个主要来自人类学的假设:(1)社会功能一致性假设。布氏提出社会系统(源于习俗,并依赖习俗延续的社会结构)具有某种功能统一性。(2)功能普遍性假设。所有标准社会的或文化的形式都有积极功能,而无功能的文化形式在社会中随处可见,现存的文化形式保持了一种功能后果的净值,或通过强制,或通过说服,使社会群体能有效地保存其形式的完整。(3)功能不可或缺性假设。实际包含着某些功能不可或缺,否则社会或个人无法生存,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某些社会形式或文化结构不可少;提出一个功能研究的范式,即功能归属的事项、主观意向的概念、客观结果(正功能、反功能)和主观动机的符合与差距,作用单位、实现机制、结构关系、分析力度及意识形态的暗示等问题;认为社会异常行为、越轨行为同正常行为一样,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