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由“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得知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其它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C。
2.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B项是错误的;小农经济的农民生活非常贫困,而不是生活富足和惬意。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B。
3.《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受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该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耕作方式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该图反映了隋唐时期出现了曲辕犁。A项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B C项与材料无关。所以选D。
4.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答案】A
【解析】略
5.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活动范围广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帮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晋商在清朝的发展。C项是错误的;从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材料并没有反映。其它是对的。所以选C。
6.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存在的基础
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三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制度的理解。①是错误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不是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是错误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在新中国成立后,还存在着。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7.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
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
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
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A项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B项与材料不相符合。C项是错误的;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所以选D。
8.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关,具有爱国性质
B.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