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诗社讲座第一期PPT:“唐诗的生成”问题的回顾与展望汇编.pptxVIP

长安诗社讲座第一期PPT:“唐诗的生成”问题的回顾与展望汇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安诗社讲座第一期PPT:“唐诗的生成”问题的回顾与展望汇编

“唐诗的生成”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张鉴水 北京大学中文系 “唐诗的生成”,指的是唐诗中的诸多具有标志性的文学特征是如何在历史上形成的,包括它们在唐代之前的先声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由于这些特征基本成熟于盛唐,中唐以后唐诗是在此基础上又发生了很多个性化的新变,所以考察这个问题可以只考察盛唐及以前。 唐宋诗之辨中的“唐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理想见胜。”(钱钟书)“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缪钺) 一、唐诗的特性是什么? 要考察这个问题,首先要问:唐诗到底有哪些区别于其他时代、特别是区别于前代诗歌的典型特征?这个问题,历代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最大的两个论说系统是唐代本朝人和明代复古派。大体来说,唐诗的总体性特征有讲求风骨和兴象,讲究格律并使得近体诗定型,追求诗歌“境界”,富于音乐性和抒情性等。具体到个别诗人,则如王维孟浩然的兴象玲珑、优美清雅,李白杜甫的“巨刃摩天”、淋漓痛快,杜甫岑参的穷形尽相、锻炼入微,都是唐诗中重要的现象。 一、1.风骨 陈子昂:“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李白:“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 汉魏风骨与初盛唐风骨的不同出发点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阮籍《咏怀诗》: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陈子昂《感遇》: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李白《古风》: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一、2.兴象 殷璠《河岳英灵集》: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兴象”与“兴”的区别 《诗经》“兴”的特点是,兴中所写的景物不需要与后面的情事有直接的联系,也不一定是后者发生的环境,只是引起下文而已。如《国风·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国风·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是每章四句的结构,并且前两句是景物,后两句是情事。但这与唐诗中的情景结构,显然有本质区别。唐代的“兴象”虽然在诗学思想上继承《诗经》,但说到底,大体上还是一种写景。下面会讲到从“兴”到“兴象”的转变初成于南朝,我们耳熟能详的“情景交融”一词,其实含义很丰富。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但就创作实践而言,汉魏诗中景物的比重还不太大。 刘勰《文心雕龙》:“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一、3 声律 永明体 元兢“换头术”(粘对规则) 沈佺期、宋之问 七律的四种基本格式之一:平起首句入韵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荐书:王力《汉语诗律学》) 一、4.境界 旧题王昌龄《诗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