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四中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练习7.doc

浙江省湖州四中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练习7.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湖州四中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练习7

PAGE  PAGE 3 浙江省湖州四中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练习(7) 新人教版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①,歌窈窕之章②。少(shǎo) 焉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④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⑤,凌万顷之茫然⑥。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⑦,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⑧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⑨。  (选自《前赤壁赋》)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举酒属客 倚歌而和之 不绝如缕 2.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舞幽壑之潜蛟”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 扣舷而歌之 B.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C.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 下列有关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夜景澄澈、幽美。 B. 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C. 作者饮酒放歌,客人箫声亦起。箫声起,悲意生。几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 。 D. 歌唱的幽怨消极与箫声的悲切凄怆融为一体,更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哀伤的心情。 (二)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②,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向皆水也。杠③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④,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⑤,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明〕归有光《沧浪亭记》) [注] :①僦(jiù):租赁。②燠(yù):热。③杠:小桥。 ④碕(qí):曲折的河岸。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以舒所怀( ) 东顾草树郁然( ) 不亦鄙哉( ) 2. 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予爱而徘徊”中“而”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面山而居 3.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信步畅游,边走边观,抒发心旷神怡之情, D.文章作者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5.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文中风景胜地的景色。 (三)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①。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②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③。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④,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⑤百尺,迥然⑥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⑦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⑧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