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地理第九至十六章选编
第九章 中国的经济区划;二、综合经济区划原则;三、经济区划的方法;四、国外经济区划案例;根据行政区之间的联系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风俗传统等进行经济区划(综合经济区划)。区划的原则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产业结构类似。美国划分为8大综合经济区,分别是:新英格兰地区、大湖地区、中东部地区、平原地区、西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远西部地区和落基山脉地区。
把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趋同、产业发展相关联大的县划为同一个经济区(标准经济区)。同一个标准经济区内,一般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分工协作为纽带、共同市场为目标。2004 年美国3142个县被划分成了179个标准经济区。标准经济区划是美国整个经济区划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奠定了美国整个经济空间格局的基础。
为了统筹城乡,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建立基本区域经济空间。一般根据城镇经济的辐射范围和扩散能力,把一个或几个较大城镇做为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单元。由于城镇的辐射能力和扩散能力作为经济划分的主要划分手段,所以这个层次的经济区划并没有覆盖全部的美国国土。许多落后的城镇不可能被包含在这种经济区划中。;原苏联经济区划;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区划;“四五”时期(1971-1975),以大军区为依托,将全国划分为西南区、西北区、中原区、华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闽赣区、山东区、新疆区等十个经济协作区。
“五五”时期(1976-1980),提出在全国建立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和东北六大区经济体系。
“六五”时期(1981-1985),提出建设具有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作,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和东北六个大区的经济体系。
“七五”时期(1986-1990),提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构想。与此同时, 将全国划分为十大经济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
“九五”时期(1996-2000),提出划分为七大经济协作区,即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中部、西南和东南部分省区、西北地区。;;二、市场经济下我国地区经济合作、协作发展;四、经济区划中的焦点问题;第十章 东北地区;三、东北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四、开发热点地区及地区发展战略;;1992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倡导下,中、俄、朝、韩、蒙五国共同启动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
2009年8月获国务院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从1992年的珲春市、1999年的延边州,扩大到长吉图。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第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的战略布局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的战略定位;2、东北现象与东北振兴;1.体制原因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造成了高度适应计划经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 2002年的统计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依次为:黑龙江89%,吉林78%,辽宁63%,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53%的水平。
吉林省的“一号工程”“大液晶项目”,投资30亿元,建成后才发现市场需求不足,企业陷入困境;被誉为我国轮胎行业摇篮的黑龙江省桦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午胎项目”,建成后成了每年吞噬成百上千万元资金的技改黑洞。
“冰棍现象”(国有资产因不流动造成的流失 )
2.产业结构原因 在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依托资源型的重工业比重过大,第一产业粗放经营,第三产业发育不足。产业转型较慢,产品升级慢。
3.产业组织原因 单位“办社会”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负担过重,效益低下。一汽拥有的医院、学校、青少年宫、俱乐部等方方面面。中国一汽老同志38000人,每年去世的有400人。现在一汽拥有10万名职工,后勤人员是9600人,每年企业要拿5亿元。 ;4.地域文化原因 在地域文化方面表现为习惯于泛政治化思维,缺乏市场经济规则意识,“等、靠、要”的依赖性强,而创业文化精神不足。
5.资源环境原因 以黑龙江为例,森工系统可供利用的资源仅有0.19亿立方米,比共和国初期下降97.3%,省属40个林业局已有2/3无林可采;四大国有煤矿平均役龄68年,现有33个矿井16个资源枯竭,已被国家批准破产;油田注水超过90%;煤层越采越远、巷道越开越远。
6.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原因 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82年15.2%,2001年8.3% 。
7.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课后阅读:;第十一章 环渤海地区;四、区域经济地理特征;五、区域开发热点;区域优势;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示意图:“一轴”、“一带”、“三个城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