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药丛书-脉理求真
篇名脉理求真
书名:脉理求真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卷一
篇名新着脉法心要
属性:绣按∶脉为血脉,一身筋骨,皆于是宗;一身疾痛,皆于是征。考诸先哲遗论,固多精义独标,旨归若
揭,
以为后世章程。然有牵引时令,巧借生死刻应,敷衍满幅;与夫就脉就症,分断考求,毫无变换,似非临症
要语。是篇缀精聚华,僭为鄙句,既以去乎肤廓,复更化裁尽变,推行尽通,洵医中之活泼,脉法之吃紧至要
处也。用是另为篇帙,聊赘数言,以弁其首。又按∶篇中所论脉要,前半止就脉象部位,闲闲叙入,各就要
处指明。至后始将诊脉大要,层层剥进,不令诊法稍有遗义,如中庸所论极致之功,反求其本,以至声色俱泯
而后已。读者慎毋取其脉象部位,而置后幅变活要义于不审也。晦 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
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
,
遂委去而羞言之。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
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张璐诊宗三昧云∶王氏脉
经,全氏太素,多拾经语,溷厕杂毒于中。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至于紫虚四诊、丹溪指掌、婴宁枢
要、濒湖脉学、士材正眼等书,靡不称誉于时,要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之说,而非诊要切语矣。
目录卷一\新着脉法心要
篇名部位
属性:持脉之道,贵乎活泼。(脉,按内经谓之经隧,后人谓之经脉,林之翰指为肌肉空松之处,包藏营气,
而
为昼夜营运不息之道路,所以载脉者也。)若拘泥不通,病难以测。姑以部位论之∶如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
与膻中;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与胸中;左关肝部也,其候在肝胆,右关脾部
也,其候在脾胃;左尺肾部也,其候在肾部膀胱小肠;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肾与三焦命门大肠;寸上为鱼
际,尺下为尺泽;故察两寸而知头面咽喉口齿头痛肩背之疾,察关而知胁肋腹背之疾,察尺而知腰腹阴道
脚膝之疾,此皆就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之谓也。(内经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
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胸,内以候胸中;左
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张
景岳曰∶小肠大肠,皆下部之腑,自当应于两尺。而二肠又连于胃,气本一贯,故内经亦不言其定处,而但曰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又于胃气中察二肠之气。自叔和以心与小肠,合于左寸;肺与大肠,合于右寸。其谬
甚矣。绣按∶论脉经络贯接,则大小肠自当诊于两寸;论脉上下位置,则大小肠又当诊于两尺。而乌程林之翰
专推王氏脉经,本以经络贯注当诊于寸之说,着为管窥附余,其理虽属不易;但将诸家大小肠诊尺之说,借为
诋毁,以表独得,不惟理与内经相违,且更生其上下倒置之弊矣。)然五脏六腑,其脉靡不悉统于肺。肺虽五
脏之一,而实为气之大会,故于右关之前一分号为气口,候之以占终身焉。(吴草庐曰∶脉行始于肺,终于肝
,
而复会于肺。肺为气所出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终身。)且诸气不能自致于肺,又必
借胃水谷以为输将,以为灌溉;故胃又为先天之气化,后天之本源,而为诸气之统司焉。每见阴虚血耗之
人,日服六味四物而不得阴长之力,其故实基此耳。岂尽于六部是求,而不归于气口胃气是诊乎。(提出胃气
为诊脉之要。胃气者,谷气也。谷气减少,即为胃气将绝,血何从生。今人好用四物,而罔顾瞻谷食多寡,以
阻生血之
源者,比比皆是。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
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营卫生会云∶人食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
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命门相火,虽寄在右,肾水虽寄在左;然
肾同居七节,一阴一阳,精气皆主,闭蛰封藏,令各得司,岂肾独归于左,而不于右可诊乎。至于三部并取而
为九候,则在表在里在中,又各见于六部之浮中沉。是盖外以候外,里以候里,中以候中。岂尽寸阳尺阴,所
能统其表里者乎。头痛在上,本应寸见。而少阳阳明头痛,则又在于两关;(邪传足少阳胆经,头痛在左关;
邪传足阳明胃经,头痛在右关。)太阳(膀胱)头痛,则又在于左尺。是痛在于上者,又不可以上拘矣。淋遗
在下,本应尺求。而气虚不摄。则病偏在右寸;神衰不固。则病偏在左寸。是淋遗在下者,又不可以下拘矣。
中气虚而吐泻作,则吐似在于寸,泻亦应在于尺;如何偏于关求以固脾胃。二气混而中道塞,则治应在两关;
如何偏宜升清以从阳,苦降以求阴。则病在于上中下者,又不可尽以所见之部拘之矣。部位难拘如此。(绣按
∶
六部之浮,皆可以候心肺;六部之沉,皆可以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药丛书-疡科纲要.PDF
- 医药丛书-疫疹一得.PDF
- 医药丛书-疯门全书.PDF
- 医药丛书-疫苗对人体的危害性!.PDF
- 医药丛书-痘疹心法要诀.PDF
- 医药丛书-痧疹辑要.PDF
- 医药丛书-瘴疟指南.PDF
- 医药丛书-白喉条辨.PDF
- 医药丛书-百家针灸歌赋.PDF
- 医药丛书-白喉全生集.PDF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曲平砂光机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酸菜鱼佐料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环境监测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山东-山东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山东-山东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属制品市场监测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美标金属密封蝶阀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熔断器管壳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干冰保温箱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涤丝面料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