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历史文化系历史教育2010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PAGE 8 页 共  NUMPAGES 8 页 浅析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摘 要: 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发自中国古代长安(今陕西西安),沿泾水西行到达河西走廊、西域各地抵达中亚、西亚等地并一直通往地中海各地陆地交通要道。它从西汉开通至十九世纪中叶衰落之前,其经济与文化等往来延续2500年,都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它渐渐衰落被西域风沙掩埋,失去了它往日的繁华。探讨它衰落的原因,从中找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渊源,对于今天的我们西部开发和对外交流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 浅析 ;丝绸之路; 衰落 ;原因 一、丝绸之路的缘由 19世纪8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Richthofen)在“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Sick Road一称,意思即为“丝绸之路”,将这条古代中国与西方交往国际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本文就西北丝绸之陆展开论述,其在李明伟的《丝绸之路贸易史》从主要从丝路作为一条重要的商路展开论述,详细讨论丝路对外贸易的历史;蒋致洁的《试论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文中通过结合中外双方经济环境、贸易方式等讨论衰落原因;孙满利的《交河故城衰落的原因分析》论述丝绸之路与沿线城市兴衰的关系,故城对丝绸之路兴衰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旨在探讨它衰落的原因,为兴盛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做出贡献,为西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文中丝绸之路走向在我国境内,从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经陇西、金城(今甘肃兰州)进入河西走廊;走陇西、临洮一线的,还可以通过青海东部涅水谷底,穿越柴达木盆地,到达新疆南部;在新疆地区,沿着沙漠边缘分成南北两道,南道经楼兰于阗、皮山越葱岭到达大月氏、安息;北道经车师前往龟兹、姑墨、疏勒越葱岭到达安息、大秦等地。本文将就这条西北陆上丝绸通道展开论述,探讨它衰落的原因。 二、丝绸之路开拓 先秦时期,活跃在河西地区的民族有塞种、大月氏、乌孙和匈奴等,他们在自然环境和战争的影响下,先后向西迁移。他们的西迁对早期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做了先行者,为后来张骞率领团队出使西域,开通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创造条件。 汉朝政府通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到汉武帝时,以是“鄙都廋禀尽满,而府库余财”,[1] 汉书.食货志.[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可以看出汉朝经济发达,国家富裕。但于此相对的是国家周边并不太平,特别是日渐强大的匈奴族多次侵扰,使大汉王朝周边动乱。匈奴曾多次挥马向西,骚扰河西走廊各地方,掠夺财物、破坏生产;并且匈奴因军事力量强大统治西域很多民族,他们因地制宜,破坏西域和中原的贸易,组织人马进行贸易税收和抢夺货物,获取极大的利益。他们的这种行为造成汉朝和西域的交流中断,西域地区战争不断,影响极为恶劣。汉武帝执政以后,决定联合远在远在西域大月氏,从两面夹击匈奴,打破匈奴对西域的统治,不再让匈奴对河西地区形成继续侵扰。就此汉武帝选派张骞率领众人进入西域,想联合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公元139年,张骞率领将士向河西走廊进军,一路艰辛,忍受各种苦难到达大月氏统治区域进行政治活动,于公元126年返回中原。史书将张骞出使西域的这次行动称为“凿空”,意为伟大的探险,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出行,标志着西北丝绸之路的开通。①皮坚.丝绸之路对外贸易走向衰落的研究.2001. 三、丝绸之路的鼎盛 它的鼎盛,随着隋唐的到来而鼎盛。隋统一后,展开对西域经营。隋朝建国开始征伐突厥取得一定胜利,并在公元607年隋炀帝曾亲至张掖(今甘肃张掖),加强对河西管理。公元608年隋又灭西北少数民族吐谷浑,在吐谷浑以前生活的地方设鄯善、且末等郡,强化对西域的管理统治,使商业贸易再次兴起出现繁盛,这次贸易不仅为唐经营此路做了准备,而且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也为以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唐代是中原地区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更为明显,长安居住着各国的留学生,相互之间联系密切。西域文化对唐代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艺术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向达曾指出:“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从这些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在唐代是十分受欢迎,留下了大量精神文化遗迹。[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这种文化的繁盛,还表现在宗教思想也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陆传入,得到唐政府的认可,它们在广大地区相继传播,信众众多。可以看出唐朝对外来文化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对中原地区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唐朝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与西域的贸易,发展便利交通和贸易开明政策,长安成为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枢纽,在经济、文化方面远超前朝,西北陆上丝路也达到鼎盛的局面。 四、丝绸之路渐渐衰弱 中国历史的继续发展,使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也在繁荣和衰弱间更替。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