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X《宛委别藏》和《四库未收书目提要》.docVIP

613X《宛委别藏》和《四库未收书目提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13X《宛委别藏》和《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PAGE 7 PAGE 6 《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江苏大学图书馆汤水源2013-6-7 江苏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两大丛书《四库全书》和《宛委别藏》,只是按其传承应属“孙子辈”,其父辈诞生于宝岛,而祖辈如今仍安居于台湾故宫。 《四库全书》是乾隆帝下诣举全国之力编撰而成,《宛委别藏》是阮元凭借个人之力以及其组建的团队,历经近二十年搜集成果,分数次向嘉庆进献的“四库未收书”之丛书。前者于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根据文渊阁本,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16开,1500册;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影印32开本,共1500册。后者于1981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将《宛委别藏》现存160种书籍全部影印出版;1988年,广陵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又据台湾商务版再次影印出版,收书160种,计120册。下面分别就《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的成书过程作一简要介绍,以发其宝藏之珍,也想求教于方家。 1《宛委别藏》汇成经过 嘉庆十二年(1807年),阮元守制服满,奉召入京,向帝进呈“四库”未收书60种,嘉庆帝十分高兴,盛赞此举乃大海捞针般艰难,成此事者当功标青史,遂据传说夏禹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书,而亲笔赐名《宛委别藏》,并在各书首页盖“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阮元堂弟阮亨曾记此事:“兄官学政、巡抚时,留意于东南秘书,或借自江南旧家,或购之苏州番舶,或得之书舫,或钞自友人。凡宋元以前为四库所未收、存目所未载者,不下百种。为兄访求购借者,浙之鲍以文廷博、何梦华元锡、严厚民杰之力为多。丙寅丁卯间,兄奉讳家居,次第校写,共得60种。每种皆仿四库书式,加以提要一篇。丁卯(1807年)冬,服阅人瓤,进呈乙览,蒙赐披阅,奖赏有加。戊辰己巳复抚浙续写。 阮元在其诗文中也有更清晰记载,在《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诗中说:“何君涉九流,咨询在古编。”“何君为我行,时泛贯月船。写进六十部,恩赉下木天。(自注:丁卯冬,元进《四库未收书》60种,皆蒙乙览,被赐纸墨手砚、蟒衣等物。)再访再写进,屡得翰墨缘。(自注:后又进40种,共百种。)……??? 嘉庆十六年,48岁的阮元在京继续编录、整理四库未收书,字斟句酌,编成《四库未收百种书提要》,连同后又陆续征得七十多种秘籍一并进呈。据《研经室外集》记载,进“四库未收书”达173种。 1924年,人们在清理故宫养心殿时,才发现《宛委别藏》深藏于此。后有袁同礼、杨允亮各据原藏分类编目。1934年,商务印书馆曾选刊其中40种,印行50部。抗战初,古物南迁,此书被移置宫外。1948至49年,它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摘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一起,被转移至台湾。 2《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成书及其版本 《四库全书》编成后,产生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目录学成果;围绕“宛委别藏”,也产生有许多目录之书。 2.1成书经过 《研经室外集》有阮福卷首弁言:家大人在浙时,曾购得《四库》未收古书进呈内府,每进一书,必仿《四库提要》之式奏进《提要》一篇。凡所考论,皆从采访之处先查此书原委,继而又属鲍廷博、何元锡诸君子参互审订,家大人亲加改定撰写,而后奏之。十数年久,进书一百数十部。此《提要》散藏于扬州及大兄京邸,福因偕弟祜、孔厚校刻《研经室集》,请录刊《提要》于集内。家大人谕,此篇半不出于己笔,即一篇之中,创改亦复居半,文不必存,而书应存,可别而题之曰“外集”。 从阮亨和阮福的记载可知,《提要》的写作始于阮公为浙江学政、巡抚时,并有鲍廷博、何梦华、严杰等参与,主要创作阶段是“丙寅丁卯间,兄奉讳家居,次第校写,共得60种。每种皆仿四库书式,加以提要一篇。”丁卯(1807年)冬,将60种珍稀图书进呈给嘉庆帝后,因“奖赏有加”而激发其积极性,又坚持这一工作数年,“后又进40种,共百种。”直至嘉庆十六年,阮元编《四库未收百种书提要》成。嘉庆二十五年,阮亨《瀛舟笔谈》卷十一,记阮元抚浙时采进书目—《文选楼书目提要》,凡105种。这让人们对“百种书提要”是“实数”还是“大略”产生疑惑,但它们是《提要》的初期形式。道光二年,阮福等校刻阮元《研经室集》,并将散藏于各处的《四库未收书提要》辑为《研经室外集》五卷。比《提要》正式名少一“目”字。光绪八年(1882年),傅以礼就《外集》所收各书提要,重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次,并补注各书版本,又从阮亨《瀛州笔谈》增加提要一篇。因此书名和内容与原《外集》略有更易,实际相差无几。刻四卷重编本。并想用“研经室经进书录”取代《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而未成。《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共著录图书175种。 2.2《提要》现流行的主要版本 人们常见的《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版本有:1930年上海大东书局石印本。1935年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55年上海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