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
1、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及代谢物经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一些结合型药物在肠中受细菌和酶的水解可被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可使药物消除缓慢,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使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4、首剂现象. 首剂效应(first dose effect)又称首剂综合征(syndrome of first dose)或首剂现象(first dose phenomenon),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最初发现引起首剂效应的药物为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prazoxin),该药引起的首剂效应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心悸、嗜睡、体位性低血压、休克等;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也可引起首剂效应。为预防哌唑嗪的首剂效应,可采用临睡前给药,并从小剂量(0.5mg)开始;一旦发生首剂效应,应使患者平卧,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5、首过消除(首过效应、首关消除、首关效应、首关代谢).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10、效能. 指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此时以达到最大有效量,若再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加。
15、部分激动剂. 具有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双重特性,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弱。
16、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7、调节痉挛. 毛果芸香碱作用域睫状肌的M胆碱受体,使远物难以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故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睫状肌上的M受体被激动→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突,屈光度增大→眼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18、调节麻痹. 睫状肌松弛退向外缘,悬韧带向周围拉紧,使晶状体处于扁平状态,导致屈光度降低,不能将近距离的物体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看近物模糊不清,只适于看远物。
20、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
25、耐药性. 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无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26、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特别不敏感,需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疗效。
30、半数致死量(LD50). 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31、半数有效量(ED50). 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剂量。
33、治疗指数. 在药物研究室用来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TI=LD50/ED50或TI=TD50/ED50。
34、化疗指数. 是指在化学治疗药物研究时用来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即LD50/ED50。
35、安全范围. 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36、灰婴综合征. 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肝药酶的含量和活性较低,解毒功能差,且肾脏排泄功能也低下,使用大量的氯霉素易引起积蓄中毒,表现为腹胀、呕吐、呼吸抑制乃至皮肤灰白、紫绀,最后循环衰竭、休克,称灰婴综合征。
简答
4、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⑴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COX ) ;⑵抑制缓激肽的生物合成;⑶稳定溶酶体膜;⑷抑制WBC向炎症部位的游走。
5、简述氨基苷类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1)肾毒性:急性近曲小管变形、坏死。尿中可见蛋白、管性、红细胞,重者见氮质血症。(2)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耳窝神经损害。(3)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肌无力,常见静滴或腹腔给药。原因:乙酰胆碱释放受阻。(4)过敏反应:嗜酸性细胞增多、皮疹、药热和过敏性休克。
6、T1/2及其意义.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 0.693 / k。
. 其意义为:(1)反映药物消除速度和能力(2)一次用药经过4-6个T1/2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反复用药经4-6个T1/2体内药量达稳态水平(3)决定每天给药次数。
7、成瘾性. 阿片类等药物连续反复多次给予后,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成为成瘾性。
9、简述SMZ+TMP(复方新诺明)的药理依据(作用机制、组方依据). 复方磺胺甲噁唑(SMZco,复方新诺明)是SMZ和TMP按照5:1比例制成的复方制剂,二者的主要药代学参数相近。SMZco通过双重阻断机制(SMZ抑制二氢蝶酸合酶,而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协同阻断细菌四氢叶酸合成;抗菌活性是两药单独等量应用时的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呈现杀菌作用,且抗菌谱广大,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1、肝药酶. 肝药酶是存在于肝微粒 体内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的酶是细 胞色素P-450,尚有辅酶2(NADPH)及黄蛋白,能转化数百种药物。
15、反跳现象. 些药物连续使用一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电子课件:物理(第六版).ppt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docx
- (本科)东南亚经济与贸易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pptx VIP
-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歌词(中法双语全).doc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x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doc VIP
-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