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1. 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本卷共分为2大部分,卷一选择题部分(共35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漏选.不选均不得分。),卷二非选择题部分()。
3. 所有答案均需用填在答题卷上。
卷Ⅰ 选择题部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1-3题:
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3.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0°经线和0°纬线长度相等
B.0°经线的长度为0°纬线长度的两倍不到一点
C.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只能画经纬线各一条
D.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能画经纬线各两条
40°
20°
60°
80°
40°
60°
20°
①
②
③
④
⑤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5~6题:
5.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A.60°S,60°E B.60°S,60°W
C.40°S,40°E D.60°N,60°E
6.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25°
30°
10°
15°
甲
70°
60°
0°
10°
乙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读经纬网图,回答7-8题:
7.图中面积的大小是
A.甲与乙相等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不能确定
8.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9.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1.2500 B.1.5000 C.1.40000 D.1.1000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11.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 0.11万km 2 B. 1.1万km2
C. 11万km2 D. 110万km2
12.下面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绘制的
A.AB B.CD C.EF D.GH
图是地球??纬网示意图,判断13题。
1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14~17题。
14.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15.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0m B.45m
C.55m D.65m
16.P.Q两地的相对高度
A.不少于10m B.不超过10m
C.可能为5m D.不可能为15m
17.图中观赏陡崖的最佳位置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18--19题。
18.图Ⅰ是观测者从图Ⅱ中何处观测到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9.从C点到D点箭头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两个区域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21.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