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名校联盟]言而有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说课稿   一、简析教材   《言而有信》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诚信是金》的第二课时。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但是,在小学生中我们经常看到对自己的承诺不负责任的现象,我们还经常听到 HYPERLINK /cpro/ui/uijs.php?rs=1u=http%3A%2F%2Fwww%2Ehbrc%2Ecom%2Frczx%2Fnews%2D799139%2Ehtmlp=baiduc=newsn=10t=tpclicked3_hcq=zhaoying_cprk=%BA%A2%D7%D3%C3%C7k0=%BA%A2%D7%D3%C3%C7k1=%BC%FC%C5%CCk2=%CA%F3%B1%EAk3=%BD%CC%D1%A7k4=%B2%A9%B2%C5k5=%BD%CC%D1%A7%C4%BF%B1%EAsid=f9e822791085b504ch=0tu=u1615271jk=f43f5438af9d1874cf=29fv=16stid=9urlid=0luki=7seller_id=1di=8 \t _blank 孩子们随便许下的诺言。因此,及时有效地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言而有信的良好品质,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言而有信是美德,言而有信的人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2、了解承诺的多种形式。   情感目标:   1、敬佩言而有信的人,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2、为自己言而有信的行为感到坦然,为自己失信于人的举动感到羞愧。   行为目标:   1、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要轻易向别人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2、从小事上落实自己的承诺,培养言而有信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守信无小事,好品质的形成是从一件件小事的落实开始的。   2、在实践自己的诺言时,一定会遇到困难,有时甚至会被别人误认为是“傻”。我们要知道:守信也是会付出代价的。每一次代价的付出都是一次良好品质形成的考验,是值得的。   突破方法:榜样引导法 情景渲染法   四、活动过程   本课的 HYPERLINK /cpro/ui/uijs.php?rs=1u=http%3A%2F%2Fwww%2Ehbrc%2Ecom%2Frczx%2Fnews%2D799139%2Ehtmlp=baiduc=newsn=10t=tpclicked3_hcq=zhaoying_cprk=%BD%CC%D1%A7k0=%BD%CC%D1%A7k1=%B2%A9%B2%C5k2=%BD%CC%D1%A7%C4%BF%B1%EAk3=%B8%A3%C0%FB%D4%BAk4=%BA%A3%C4%CF%D3%CEk5=%C9%E8%BC%C6sid=f9e822791085b504ch=0tu=u1615271jk=f43f5438af9d1874cf=29fv=16stid=9urlid=0luki=10seller_id=1di=8 \t _blank 教学活动将分五步展开。   (一)感受郑重,感知“言而有信”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言而有信”的已有认知,恐怕仅仅局限于“说话要算数”吧!对于这种学情,我选择由学生最熟悉的承诺方式“拉钩”导入,同座位同学玩儿拉钩游戏,师生共同回忆拉钩儿歌:“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随着这首熟悉的儿歌而炽热起来。紧接着由教师提供一组图片:(“岗位承诺”、“商业信誉”、“政府承诺”、“现代信用货币”)通过观看这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除了我们平时的嬉戏玩耍以外,原来承诺还是庄严、慎重的。几张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直接从有限的生活经历过渡到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舞台,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化、社会化的特点。   (二)阅读故事,深化认知   借助刚刚获得的情感体验,由教师提供《宋庆龄与“食言而肥”》和《美丽的笑话》作为导读故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故事的启发意义,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关于“言而有信”的故事。教师在参与小组活动时,要提醒学生正、反面的故事对比着讲。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利用榜样的示范效应帮助学生形成钦佩言而有信人的情感,对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行为感到不满和气愤,初步立下愿意做一个言而有信人的志向。   (三)走进生活,指导行为   故事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也略显飘渺,要想学生真正认识“言而有信的益处”“言而无信的危害”,还是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切实关注他们的行为。   在这里,我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在他们中间经常发生的讨论题:   有一天,老师提议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