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资源及其保护.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资源及其保护

课程内容:水 学生: 年级: 水复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世界水体的分类 从宏观上讲,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海洋水 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5%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 、 淡水湖泊水 、 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二、水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水循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的蒸发成水汽,植物的蒸腾作用向大气输送了一部分水汽。进入大气中的水汽,随气流而运动,如果气温逐渐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就会在高空形成水滴或冰晶,成为雨水、雪花或冰雹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为降水。在陆地上,有些降水下渗为地下水,有些降水在地表汇入河流湖泊,大部分最终回归入大海。 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第2节水的三态变化 低于0℃的冰吸热后温度逐渐上升;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吸热熔化的过程中,杯中的冰逐渐减小,水逐渐增多,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保持在0℃;直到杯中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后,继续吸热,水温才会上升。 熔化和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冰变成水就是冰熔化的现象。我们把有固定熔点的固体叫做晶体,没有确定熔点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会放热。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可以在任何温度(物质呈液态时)下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要吸热会产生致冷作用。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沸腾是在特定的温度下持续加热,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的现象。液体沸腾时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蒸发的大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气化液化微观解释 汽化: 分子从外界获得能量,速率增大, 分子活动增强 ,分子间距变大,当分子摆脱引力束缚到空气中去的现象。   液化 :分子向外界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分子间距变小,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凝结在一起变成液态的现象。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过程会放热。 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也要吸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第3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 一、溶液 1、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溶液 (1)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 均一的、稳定 的混合物。指的是固体、液体、气体在液体总的分散。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水是较好的溶剂。 2、区分溶质,溶剂。 根据实际和生活的处理习惯,大致分为下面三种形式的约束。 (1)固体(气体)+液体,液体为溶剂; (2)液体+ 液体,量多的为溶剂; (3)只要有水,不管量多量少,水都为溶剂。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① 什么条件下,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才有意义? 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②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什么?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③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浓溶液和稀溶液 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