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

第 7 卷第 4 期 地学前缘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Vol. 7 No. 4 2000 年 10 月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ct . 2000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 谯汉生 ,  王明明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总体上受控于裂谷断陷湖盆的生成演化 。中新 生代以来 ,多旋回的挤压 、走滑与伸展作用 ,使华北地台解体 ,地壳薄化 ,并形成由一系列掀斜断 块组成的裂谷盆地 。在盆地内 ,常出现含油的潜山披覆背斜构造 、拖曳构造 、重力滑动构造 、冲 断构造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构造复合叠加而成的复杂隐蔽断裂构造 。受老第三纪构造旋回与 古气候旋回控制 ,在沉积建造上形成了 5 个不整合或假整合界面和 4 套层序叠覆的层序结构 , 以及富于岩相岩性变化的断陷湖盆沉积 。在水进超覆层内或水进超覆层之间 ,建造的低水位扇 砂体 、浊积岩体 、生物碎屑灰岩与火山岩体等 ,极易形成大量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岩性与构造复 合油气藏 。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隐蔽油气藏 ;复杂断块油气藏 ;潜山披覆背斜油气藏 ;地层岩性油气藏 ;火 山岩油气藏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2321 (2000) 04 0497 10 莱复生 (A. L . Levorsen) 在 1966 年发表的遗作《隐蔽圈闭》( Obscure and S ubtle t raps) , 以及后来哈尔布特 ( H. T. Halbouty 1982) 等对它所作的进一步阐述 ,其含义主要是泛指在油 气勘探上难以识别和难以发现的油气藏 ,并不是专指非背斜或地层岩性类型的油气藏。因 此 ,隐蔽油气藏按其含义实际上应是所有复杂隐蔽油气藏的统称。 朱夏院士在 1983 年发表的“对隐蔽油气圈闭的浅见”文中提出了相似的看法[1] ,我国首次出 版的隐蔽油气藏之大成 ———《中国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集》集中总结了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初期 ,我国东部松辽、渤海湾、苏北、江汉等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成果 与研究成果。这些成果 ,无疑对后来在该领域内的进一步勘探与研究 ,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世界各国油气勘探中 ,老区深化勘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老区中以地层岩性、深 层圈闭与复杂断裂构造等为主的隐蔽圈闭 ,在美国和中国东部老区已占探明石油储量的 30 %左右[1 ] ,随着勘探发展 ,这个比例还会增大。由于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类型多、分布 广、勘探潜力大和在增储上产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受到普遍重视。 1  渤海湾盆地复杂隐蔽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征 渤海湾盆地经过近 40 年的勘探 ,发现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复杂隐蔽油气藏 ,但是占主 收稿日期 :2000 04 05 ;修订日期 :2000 07 11 作者简介 :谯汉生(1937 — ) ,男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石油地质学专业。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工程资助项目“东部深层”(970206) — 794 — 1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