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论文成都平原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
地质灾害论文:成都平原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①
[摘要]论文根据成都平原地质背景和环境放射性现状,分析了地质条件对放射性水平的影响及原因,总结了成都平原地质环境对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天然放射性;地质条件;放射性核素;评价
The Geological appraisal of natural radioactive environment for Chengdu plain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ofChengdu plain·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geology and the natural radioactive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Chengdu plain,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radionuclide distri-bution level, and then the way that radioactive level influenced by geological condition·Finally, theauthor summarizes the patter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 on the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Chengdu plain·
Keywords:natural radioactivity, geological condition, radionuclide, appraisal
随着人类对天然辐射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放射性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已成为人居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天然γ射线主要来自地表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极少部分来自宇宙射线。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82)报告中指出,地球γ辐射主要产生于地壳表面的岩石、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地层中的天然放射性,也主要由U、Th、K等一系列核素所决定,它们在地球各个区域的浓度,决定了该区天然辐射γ剂量的大小。陆地辐射与区域地质构造、出露地层岩性、降水排水及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区域天然辐射环境与地质条件的关系对人居和城市规划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成都平原地质背景
成都平原是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成都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平原中心地带沉积物厚度达300 m,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如图1
所示,断层发育并构成该区构造格架是成都平原南部主要的构造特征。断层走向为NE或NNE向,主要分布在名山-洪雅以北。断层组合样式为叠瓦状对冲格局,即在大兴西的西侧以西倾东冲逆断层为主,??括平落坝断层、三和场断层、高家场断层,以东则以东倾西冲逆断层为主,包括熊坡断层、盐井沟断层、苏码头断层以及龙泉山断裂。大兴鼻状构造及其北侧的成都凹陷正处于相向对冲的“三角带”。龙泉山断层晚期为东倾西冲逆断层,断距大,底层抬升高,上盘地表出露侏罗系,向上切割层位较浅,滑脱层为中下三叠统。
2 成都平原放射性水平调查
2·1 基础理论与方法技术
本文根据地-空界面天然放射性来源、放射性核素衰变与积累规律、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等基础理论与方法,运用区域化探数据,建立相关模型与转换系数,预测地-空界面天然放射性水平。由于40K和238U、232Th系列核素是地表介质中的主要γ辐射体,因此根据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积累规律,当地质体中238U和232Th系列达到放射性平衡时,可以运用地表介质中钾、铀、钍的含量推算出地表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参数值。表1列出了岩石或土壤中天然放射性元素含量与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地-空界面上空气中γ射线照射量率与辐射剂量的转换系数(IAEA, 2003)[1],将铀、钍、钾含量乘以相应转化系数即可得到元素比活度和剂量当量。
2·2 辐射环境评价指标
评价地表介质(岩石、土壤或建筑材料等)天然放射性水平可用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内照射指数、外照射量指数、伽玛射线照射量率、辐射剂量来描述。在辐射防护工作中通常采用“剂量当量”来统一衡量各种射线的危害性。年有效剂量(Daed)是评价放射性核素γ辐射外照射的一个重要指标,年有效剂量定义为[2]:Da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