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HYPERLINK /t/9028 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目录一、病原学二、临床学(一)临床特征(二)诊断与治疗三、流行病学(一)全球流行概况(二) 我国流行特征(三)血清流行病学(四)疾病负担(五)传播方式、传染性和潜伏期(六)非疫苗预防措施四、EV71疫苗(一)疫苗研发进展(二)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三)疫苗安全性(四)免疫持久性五、EV71疫苗使用建议(一)接种对象(二)接种程序(三)接种途径及剂量(四)接种禁忌和慎用情况(五)接种管理(六)注意事项(七)其他相关问题参考文献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 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71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HFMD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并导致一定比例的患儿死亡。由于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卫生学预防措施实施难度大、防控效果差。 2015年12月,我国两家疫苗企业研发、生产的EV71灭活疫苗(EV71疫苗)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生产注册审批,其在人群中的应用将为预防EV71感染和HFMD提供重要手段。 为指导临床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预防接种人员合理使用EV71疫苗,做好受种儿童家长沟通与咨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现有科学文献进行评估和专家论证基础上,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们将根据新的科学认识和证据,及时对本《指南》进行更新。
一、?病原学
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是引起婴幼儿HFMD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于该病毒具有脊髓前角神经组织嗜性,因而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菌性脑炎和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1969年,EV71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1998年,我国从深圳HFMD患儿标本中首次分离出EV71。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疾病在我国广泛流行[2]。
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基因组全长大约7500个碱基,仅有一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一个多聚蛋白,这一多聚蛋白经进一步水解剪切后产生病毒的4个结构蛋白(VP1-VP4)和7个非结构蛋白(2A-2C和3A-3D),两侧为5′和3′非编码区(UTRs)。 基于全长VP1区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目前可将EV71分为A、B、C、D、E、F和G七个基因型,其中A基因型只有1个成员,即EV71的原型株—BrCr株;B和C基因型又进一步划分为B0-B7和C1-C6基因亚型。由于各个基因型的EV71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引起过重症和死亡病例较多的HFMD暴发,所以基因型的差别并不是决定EV71神经毒力强弱的唯一因素,病毒毒力与病毒基因型的关系尚不明确。B基因型和C基因型分布较广,B基因型主要分布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新加坡、中国大陆部分地区与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等;C基因型主要分布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C4基因亚型为我国1998年以来EV71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其又可进一步分为C4a和C4b分支,其中的C4a分支则为2007年来引起我国较多重症和死亡HFMD病例的绝对优势亚型。我国的EV71疫苗是以C4a分支病毒株为基础研发的[3-12]。
二、 临床学
1. 临床特征
EV71感染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部分人可呈隐性感染[13-14],部分发展为临床病例,其中以HFMD、疱疹性咽峡炎和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15]。EV71感染还可对一定比例的感染者造成严重后果(重症和死亡)。1. EV71感染相关HFMD HF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EV71是导致HFMD的重要病原之一。除EV71外,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CV-A16)、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HFMD。该病急性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3岁以下婴幼儿HFMD发病率最高,症状典型的HFMD一般发生在较大婴幼儿,2岁及以下儿童广泛的非典型皮疹较常见[16]。 HFMD普通病例皮疹特征为: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出疹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少数病例(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