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科必修1第4章第1至三节.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教科必修1第4章第1至三节

第四章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的稳定性;课标定位: 应用:利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物体的平衡问题.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认识:1. 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随遇平衡. 2.稳度.;课前自主学案;图4-2-1;二、绳子粗细的选择 ?如图4-2-2所示,用绳子把排球网架的直杆垂直于地面拉住三段绳在同一平面内,OA、OB两绳的拉力大小相同,夹角为60°. 图4-2-2 图4-2-3 ;FAcos30°+FBcos30°;三、平衡的稳定性 1.平衡的分类 (1)稳定平衡: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受到外力的微小扰动而偏离平衡位置时,若物体能自动恢复到原先的状态,这样的平衡叫做稳定平衡. (2)不稳定平衡:若物体不能自动回到原先的状态,这种平衡叫做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若物体在新的位置也能平衡,这种平衡叫做随遇平衡.;2.决定平衡稳定性的因素 平衡能否稳定取决于重力作用线与支持面的相对位置. 3.稳度 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核心要点突破;2.相似三角形法:利用表示力的矢量三角形与表示实物的几何三角形相似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应用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简捷的效果. 3.三力汇交原理解题法: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不平行必共点.例如:有一半圆形光滑容器,圆心为O,有一均匀直杆AB如图4-2-4所示放置,若处于平衡状态,则杆所受的重力G、容器对杆的弹力F和N是非平行力,由三力汇交原理可知:G、F、N必相交于一点C.;图4-2-4;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如图4-2-5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A、B正以共同的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运动中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 根据题目要求,选取某物体(整体或局部)作为研究对象,在平衡问题中,研究对象常有三种情况: (1)单个物体.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全都画到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多个物体(系统).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3)几个物体的结点.几根绳、绳和棒之间的结点常常是平衡问题的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作出受力图. 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利用正交分解法. 4.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方程. 5.解方程,必要时对解进行讨论.;特别提醒:(1)解三角形多数情况下是解直角三角形,如果力的三角形并不是直角三角形,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尽量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2)对于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般是结合起来应用,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取先隔离还是先整体,不可将两种方法对立起来.;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4-2-6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选AC.因墙壁光滑,故墙壁和Q之间无摩擦力,Q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重力、P对Q的压力、墙壁对Q的弹力,以及P对Q向上的静摩擦力等4个力作用,而P受重力、绳子的拉力、Q对P的弹力等4个力作用,A项正确,B项错.把P、Q视为一整体,竖直方向有Fcosθ=(mQ+mP)g,其中θ为绳子和墙壁的夹角,易知,绳子变长,拉力变小,P、Q之间的静摩擦力不变,C项正确,D项错.;课堂互动讲练;图4-2-8;【思路点拨】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判断上端悬线的位置情况,再以B球作为研究对象判断中间悬线的位置情况,不论是整体还是其中的一部分都应满足平衡条件. 【自主解答】 把A、B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等大、反向,故合力为零,因此A球上端的悬线应竖直;研究B球,受到水平向右的力,因此B球上端的悬线必偏离竖直方向向右.;【答案】 B 【方法总结】 当一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组成系统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一般地,当求系统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求系统受到的外力作用时用整体法.整体法的优点是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数少,求解较简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二者结合应用.;变式训练1 如图4-2-9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物块和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解析:选D.F的分解情况如图所示,将M、m视为一个系统,F的作用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系统相对地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相当于分力F1的作用;二是将系统向上提起,相当于分力F2的作用,F2=Fsinθ.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N=(M+m)g-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