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舆论与法的关系
舆论与法
自人类文明国家建立伊始,舆论与法便始终在相互冲突与相互影响中运转着,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许有人会问,在早起封建社会,哪里有舆论的立足之地,哪里有法呢,更不用说二者的冲突与影响。其实不然,细细想来,即便是在封建社会时期,我们也有着自己的法,不过那时称之为律。至于舆论,舆论,即民意,这是自人意识到自己可以有独立意识以来就产生的,因而在封建社会时期当然是存在的,不过是影响力大小的问题罢了。当时的君王,便是靠着在律法与民情民意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做出的每一个律法决定,即便是集权国家,也必须将民意考虑在内。这并不是说集权制君主的开明,只是正如同孔子提到的:“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想要寻求政权的稳定,民意不得不考虑。因而我们不难看出,舆论与法的冲突与相互作用,自古如此。
步入当代社会,舆论与法之间的冲突与相互作用越发的明显起来。随着当代网络媒体的兴起以及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诸多思想运动的解放,人们对自身价值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民主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对权力起制约监督保护作用的法律与作为民意民主象征的舆论自然的被推上风口浪尖。近些年来发生的诸如药家鑫案等社会影响力极大的案件,除了司法审判外,我们都能看到舆论作用于其中的身影。就拿药家鑫案来说,我们承认药家鑫故意杀人无可争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死刑真的是司法审判该有的最终结果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以此来看,药家鑫的自首情节理应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可最后的结果仍旧是死刑。我们不能说这一判决结果如何,但我们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在这个判决结果中,舆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意,显然的占据了一部分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便不得不提起一个词,媒体。在当今这个追求利益的社会,媒体为了获得影响力关注度,可谓是呕心沥血,就拿这个案件来说,在刑事审判结果还没有出来前,新浪微博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名为“药家鑫杀人案——民众投票审判”的民意调查活动,对药家鑫进行了“网民判决”。投票比列中,百分之九十的网名都选择了“药家鑫故意杀人证据确凿,必须斩立决”。舆论审判不知不觉已经如此势大。我们能说最终的审判结果与这个调查没有丝毫关系吗,我们能说最后的审判结果与当时社会主流媒体大肆宣扬药家鑫应判处死刑杀人偿命没有丝毫关系吗,我们能说最后的审判结果与民众的意志也就是我们说的民意没有丝毫的关系吗。虽然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独立的内涵包括了司法独立、法院独立、法官独立。但果真如此吗,一个小小的审判长,拿什么去违抗民意,违抗我们的民主主义。如果他遵循自首情节判处死缓甚至无期,符合法律规定,但民众呢,迎接他的恐怕是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指责罢了。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司法的公正对待。如果是自己身处其中,恐怕会为自己的自首情节没有得到该有的对待而喊冤,但一旦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便如同痛打落水狗一般,不遗余力的运用舆论审判与干预司法。
其实在早起的欧洲,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便提到: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社会舆论,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民的爱憎取舍。而法律,规范的正是社会那些人民所憎恶的行为,这也就是为何舆论可以作用于法律。法律得到的结果一旦与舆论不同,便得不到人民的认同,便会逐渐被人民所舍弃,失去司法权威性独立性公信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舆论会对司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原因。因而要寻求这一问题的出路,我们需要明白法律究竟是什么,舆论又应该是什么。
法律是什么,就其本质而言,应定义为无政府制与专制的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建立过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集万千权力于一身,渐渐的有了暴政,有了压迫。于是人们奋起反抗推翻了专制政府,开始了无政府时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各个私人权利无限膨胀,而人又有着与生俱来的欲望,驱使着其中较大的利益集团去吞并去征服,不久便又陷入了中央集权专制之中。而法律,便是在这交替之中逐渐产生的。人们寻求既不会使政府权力过于强大也不会使私人权利没有节制的解决办法,法律便应运而生。正如博登海默所说的:“在最纯粹和最完善的法律见诸实现的社会秩序里面,私人以及政府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是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这便是法律的产生原因。这也是理想的法律,即实现对政府和对个体权力的限制。
而何为舆论?舆论,即民意,即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 。以此我们不难看出,舆论是一个社会团体大多数人意志态度的体现。最早的舆论一词出现于《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一 1.1质点与参考系.pptx VIP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华为eNSP模拟器版)全册电子课件汇总.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M.05 ×× U9 ERP项目-项目日报-年月日.docx VIP
- DM.01 ×× U9 ERP项目-项目章程.pptx VIP
- (含六套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地理精品学案: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doc VIP
- DM.18 ×× U9 ERP项目-阶段汇报.pptx VIP
- DM.16.01 ××U9 ERP项目培训计划书.docx VIP
- 标准图集-03J601-2 木门窗(部品集成式).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