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营养学上海第2医科大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营养学上海第2医科大学

医 学 营 养 学 ;  微量元素 定义: 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 或日需要量100mg以下的元素。 种类:已知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即Fe、Zn、Cu、Mn、Ni、Co、Mo、Se、Cr、I、F、Sn、Si、V;特性:有高度生物活性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不提供能量;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某些酶、维生素和激素的活性因子 .参与氧的贮存和电子传递 .参与遗传和自由基的调节 .参与氧的贮存和电子传递 ; 微量元素在维持视功能、味觉、性发育、智力、衰老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范围才能有益于健康, 缺乏:引起机体生化紊乱、生理异常、结构改变、导致疾病; 过量:可能导致不同程度毒性反应 以致中毒,甚至死亡。; 一. 铁 (一)分布、吸收及代谢: 吸收: 胃肠道, 主要小肠上部~十二指肠。 铁吸收三个阶段: ① 肠道内阶段 ② 粘膜阶段。 ③ 体内阶段;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 血红素铁: 吸收率 23% 非血红素铁:吸收率 3-8% ;(二)铁吸收影响因素: 促进铁吸收: 柠檬酸、抗坏血酸、维生素A、 动物蛋白质、半胱氨酸、铜、 果糖、山梨醇; ;抑制铁吸收: 植酸、草酸、鞣酸 高磷低钙膳食 血红素铁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不受影响。;(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1. 参与合成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 2. 构成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 化物酶、琥珀酸脱氢酶等许 多酶的成分 ;3. 组织呼吸、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与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神经行为等有关 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四)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每日铁的供给量与诸多因素有关: ① 生长发育所需的铁; ② 补尝丢失的铁; ③ 不同生理条件下额外补偿的铁。 ; 以膳食中铁的平均吸收率为10%。再根据以上因素制订日供给量。 铁的日推荐量为15~20mg。 ;(五)铁含量丰富的食物有: 动物肝脏、全血、瘦肉、鱼类; 菌藻类、红蘑、发菜、口蘑、黑木耳 花生、核桃; 麦糠、麦胚、绿叶蔬菜等。 奶和乳制品不是铁的良好来源。;二. 硒 (一)分布: 肝、肾中最高,肌肉、骨骼和血中次之,脂肪组织最低。 血硒水平与膳食中硒摄入量相关。;吸收与代谢: 硒:十二指肠吸收,以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形式结合。 硒酸盐的吸收率为92%~94% 硒代蛋氨酸的吸收率75%~97%。 硒主要从尿液和粪便排出。 少量从汗或肺部排出。;(二) 生理功能 1.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的重要组分。 2.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作用。 3.与VE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协同作用。;4. 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在 机体代谢、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5.与非恃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有关。 缺硒时,各种免疫功能下降, 过量硒可抑制免疫功能。;(三)供给量 膳食硒供给量为每天50ug 硒的日需要量和中毒量间安全范围较窄,临床应用时应慎重。 硒的来源: 动物肝、肾、海产品、大蒜及肉类等。;三. 锌 (一)分布: 主要存在于肌肉、骨骼、 皮肤、头发、视网膜、前列腺、精子等组织器官。 ;吸收及代谢: 血液中的锌主要以含锌金属酶形式存在 血浆中的锌主要与白蛋白及 α球蛋白结合。 锌吸收:小肠。 锌排泄:粪便、尿、汗、头发。;(二)影响膳食中锌吸收的因素: 抑制因素: 植酸、半纤维素、木质素、 亚铁、铜、钙、镉; 促进因素: 蛋白质、组氨酸、半胱氨酸、柠 檬酸盐、还原性谷胱甘肽、VD3。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是许多金属酶的结构成分或激活剂 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代谢 骨骼的正常骨化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维护正常的味觉、视觉、听觉、嗅觉功能和皮肤的健康。 ;缺锌的临床表现: 食欲减退, 生长发育停滞, 性发育迟缓, 味、嗅觉下降, 伤口愈合不良等。 孕妇缺锌,胎儿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 先天性畸形。;锌缺乏的原因: 缺乏食物、偏食、酗酒、早产儿、严重肝病、肾疾病、脂肪痢、烧伤、糖尿病等。 (四)供给量: 6月-:8mg,12月-:9mg, 4岁-:12mg, 成人F: 15.5mg,M:11.5mg, 孕妇16.5mg。;食物来源: 锌的生物利用率: 动物性食物35%~40%植物性食物1%~20%。 高蛋白食物锌含量海产品奶、蛋蔬菜、水果。;铜 (一)分布: 以肝、脑、肾及心含量最高。 铜主要以金属-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贮存于肝脏。 吸收:胃和小肠上部。 吸收率约为30%。 排泄:胆道,少量由尿及汗液;(二)功能及缺乏症 1. 参与铁的代谢。 缺铜时,导致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