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整理[优质课]
文言虚词整理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
(1)余悲之,且曰……(《捕蛇者说》) 指代蒋氏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指代鲁庄公
(3)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指扶苏
(4)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指项燕
(5)令辱之;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指吴广
(6)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指行道之人
(7)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指乞人
(6)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指桃花源中的人
(7)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指各地郡县长官
(8)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9)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指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10)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故克之(《曹刿论战》) 指齐军
(11)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指愚公他们参加移山的人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指愚公
(1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指太学生
(14)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余故为学之难以告之(后一个)(《送东阳马生序》)
指马生
(15)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客
(16)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徐公
(17)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指向宠
2.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它”“它们”。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指桃花源的奇景
(2)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马说》) 指千里马
(3)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指所借之书
(4)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指小石潭周围的景物
(5)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陈涉世家》) 指上述各地
(6)募有能捕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谨食之(《捕蛇者说》) 指蛇
(7)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指蛇毒
(8)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指“先帝之殊遇”
(9)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 指“是心”
(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 指“一箪食,一豆羹”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指“万钟”
3.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这件事”。
(1)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指迎战齐军这件事
(2)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指渔人到过桃花源这件事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4)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指起义之事
(5)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指鱼肚子里有字条
(6)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大家都说他美这件事
(7)今吾嗣为之十二年;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指捕蛇
(8)燕、赵、韩、魏闻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齐王纳谏
(9)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后一个)指愚公移山
(10)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指“笔录”这件事
4.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指代蒋氏自己
5.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2)心乐之(《小石潭记》)
(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4)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今以蒋氏观之;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二)助词
1.结构助词
A、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滋味之享;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心不若余之专耳;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此之为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8)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悍吏之来吾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B、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
(1)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4)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五冻馁之患;凡所宜有之书;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盖追先帝之殊遇;恢弘志士之气;以塞忠谏之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