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莎菲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滨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7
崛起于“五四”时期的作家丁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作于一九二七年冬,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19卷第2期上的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发表的当时就因莎菲形象的独特性和小说别具一格的文风而为文坛所瞩目,并引起“莎菲热”,为丁玲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使她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继冰心之后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但同时,也让丁玲蒙受了半个多世纪的责难与贬毁,《沙菲女士的日记》在后来的文学史的发展中也一直引起诸多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莎菲性格的剖析,并将莎菲形象与冰心、庐隐与凌淑华笔下女性和鲁迅《伤逝》中子君形象,以及与20世纪80年代之后勃兴的女性文学分别作比较,以此探索莎菲形象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一、莎菲形象出现在当时的意义
1、莎菲形象解剖
(1)强烈的叛逆性与深刻的悲观主义意识
矛盾先生曾指出莎菲“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可谓一语点破了莎菲的性格核心。莎菲生活在虽经“五四”运动冲击但黑暗势力仍十分顽固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那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是新与旧、父与子、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时期。在这种情形下,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堤坝开始崩塌,觉醒的青年们开始纷纷从封建家庭冲出来,追求理想、寻找光明。莎菲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自然与传统女性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差别。
小说一开篇,作者便将这一位与众不同的莎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她身患肺病,严重失眠,在一个举目无亲的公寓中,百无聊赖的“混”日子。为了打发难耐的岁月,她甚至将煨牛奶、看报纸都当成了无聊消遣的手段。而当牛奶没得可煨、报纸没得可看时,却“想不出能找点什么事做,只好一个人坐在火炉旁生气”。莎菲的内心世界袒露无遗:她厌烦天气、厌烦环境、厌烦周围的人,甚至连看到“那四堵粉垩的墙”,也感到“窒息”。她找不到一件能令她不生烦心的事情做。为了激活那颗苦闷孤寂的心,她甚至想“找到些新的不快活、???满足;只要新的,无论好坏”。表面上看,莎菲有点孤僻乖张,甚至于有些变态。但仔细一想,我们从她身上不正好窥见了那个时代青年们的一个侧影吗?那些被时代所唤醒,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知觉,却一直找不到正确的人生道路的青年们对生活的态度吗?“她们从‘父亲’的家里跑了出来,与‘家父’决裂,使她们尝到了独立的意味,但这也许只是表面上的或是虚假的‘独立’,因为实际上混乱的‘父亲’社会,旧秩序并未彻底消除,新秩序并未建立,社会并未为她们要创造的新自我,提供任何新的插足或容身之地。她们从‘无’中回来,从传统角色中破壳而出,夹在无秩序的缝隙中挣扎奋斗。” 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27页.这些“娜拉们”徘徊在十字街头,寻找生活的最终出路。她们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却又不知光明何在,苦闷彷徨。
而更令人深味的是,莎菲的出走并非像一般青年那样,她并未受到家庭的压迫,在婚姻问题上,也没有传统的来自家庭的束缚,她的出走只是因为她并不满足物质上的温馨的家庭生活,而是要追求在精神上达到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关爱和体贴。即使到最后,“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她也没有想到回去,而是决定搭车南下。因为在那个年代,回去,就意味着失去真正的自由。这样的执着、倔强,足以证明莎菲是一个坚定的封建礼教和世俗社会的叛逆者。
在笔者看来,《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痛苦的作品,小说从头到尾充斥着尖锐狂悖近乎歇里底里的节奏和情绪,浸透了那个时代女性情感的最深层次的痛苦——那种源于叙述者——莎菲的悲观主义几乎压得笔者喘不过气来。莎菲的悲观不是一个宽泛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与一些具体的心理相关联的,比如死亡意识、绝望情绪和矛盾心理。
人在极度悲观的时候很容易想到死亡,把它当成一种解脱,甚至一种享受。小说反复多次地写到死亡,死亡的阴影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文章的始终,爬满了全文。莎菲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了这些。比如“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都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明明看到那吐出来的是比酒还要红的血,但我心却像有什么别的东西主宰一样,似乎这酒便可在今晚致死我一样”,“我认识了人生这玩意,而会心而又想到了死”,“多无意义啊,倒不如早死了干净。”等等。莎菲的死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她的病情影响,因为疾病很容易让人颇具忧患意识地想到死亡。但更深一层说,莎菲的死亡意识是一种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但是,莎菲并不是真的想要死,“并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有享有我生的一切”。然而她真的知道她要的是什么吗?“难道我有所眷恋吗?一切又是那么的可笑,但死却不期然的会让我一想到便伤心。”生非所愿,死非所能。
莎菲的绝望情绪也渗透在她日记的点点滴滴,她生活的点点滴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潜力报告.docx VIP
-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检测)(附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23)).docx VIP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计算机操作技师考试题库 .pdf VIP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废塑料热解油提取技术研究.docx VIP
- 一种提纯镓的萃取分离方法.pdf VIP
- 2025年宜昌城发集团公开招聘61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供电公司电能表更换舆情事件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