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贾谊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二、选左右 1. 慎择师友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根本保证。“三公”、“三少”须慎重选择,“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方能充任。 “人性非甚相远也。”周成王圣明,秦二世暴戾便是典型的例证。 2. 特别关注太子的道德教育。“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人的善行不能因其小而认为无多大价值,同样,人的恶行也不能因其小而觉得无关紧要。;三、重儒术 1. 企望以儒家思想统摄皇太子的心,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2. 对太子的文化知识教育,贾谊主张注重《春秋》、《礼》、《诗》、《乐》等儒家经典的传授。 3. 道德教育方面,贾谊主张应使太子自幼形成儒家倡导的忠、信、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在他???来,具有此“圣人之德”的人,就是道德上的完美者,也即具备儒家理想人格者。 “将学趋让,进退即席不以礼,登降揖让无容,视瞻俯仰、周旋无节” 4. 对太子传授“君国畜民”之道是绝不可少的。 5. 主张教养结合,即除进行道德与知识教育外,并须由少保负责健养其身体。;评析 只是针对太子提出早期教育的论述,列举的实施方法大多是综述文武三代之道,较少新意。但是,他毕竟是先秦以来第一位较为全面地论述早期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早期教育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 王兴国《贾谊评传》说:“贾谊长期任太傅,他讲的教育,大多是指太子教育,因此其内容难免有其局限性。”同样认为这类文章的内容无所谓时政针对性,而只是由贾谊的太傅职业限定的,是从事“特殊教育” 的结果,所以评价的基调就低得只剩下一句“有其局限性”。 ——李尔钢《 贾谊教太子文的“时务”解读》 /viewthread.php?tid=396195 ;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固须早教 1. 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 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俗谚“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2. 主张儿童出生之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仪的人“导习之”。“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3.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至少有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意较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 4. 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认真接受父母的习惯在内,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二、威严有慈 1. 主张正确处理慈爱与严格要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慈爱和严教结合。 “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 2. 批评当时许多家庭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 “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 3. 主张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严格要求,勤于教诲,不能溺爱和放任。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 4. 认为肉体惩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推崇棍棒教育。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 鞭挞体罚犹如以苦药治其疾病,“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三、均爱勿偏 1. 家庭教育中,切忌偏宠,平等对待子女。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亦当矜怜。” “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 “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 2. 偏宠孩子,意愿与效果相反,值得家庭教育者深思。;四、应世经务 1.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 2. 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饱食终日,庸庸碌碌,知识浅薄,夸夸其谈,不务实学,脱离实际。 他抨击了当时教育培养出来的尽是不可理事、脱离实际的人物:一类是玄学空谈家,他们虽然评古今事务,但“及有试用,多无所堪。……保俸禄之资,不知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以应世经务”。另一类是死守章句的腐儒,他们整天“诵短句,构小策”,却完全脱离实际,“施之经务,怠无一可”、“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梲:梁上的短柱);……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桼迟也”。这两类人实是废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