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 副本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一.把握诗歌思想情感方法 :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序注
  (四)看诗眼
  (五)找关键句
  (六)明典故
  (七)品意象
;(一)看标题
     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
——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望月怀远》
——表达思乡思人之情。
《枫桥夜泊》
——表达羁旅情怀。
《悯农》
——表达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你认为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你认为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答:表面是写水塘清澈如镜,是因为
有源头活水。
;问:看过此诗标题后,你认为此诗主题是什么?? 
答案:一个人只有经常读书,不断汲取书中的精华,思想上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也即“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李清照
 1.南渡前(年轻时)的李清照,出生豪门,衣食无忧,生活甘美。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快乐欢愉的情趣和无忧无虑的心境。
 
; 2.南渡后(晚年时)的李清照,面临江山沦陷、家破人亡的厄运,愁情万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作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浓重感伤情调,表达了她对故国旧园的深情眷恋。;;
(三)看序注
            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
 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序中的“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悲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全国)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四)找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答: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六)明典故
      了解典故,有利于把握作者借助于典故传达的思想感情。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问: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为拂绿琴埃” 
  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一语双关,结出寄思的主题。
	;(七)品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608-202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高净值人士税务观察:个人股东在并购重组中能否暂免纳税?.pdf
- 《安全保卫工作概述》课件.pptx VIP
-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 VIP
-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pdf VIP
- 第一章探秘膨松剂(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背压式汽轮机出现负胀差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pdf VIP
-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课后参考答案.pdf VIP
-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3).pdf VIP
- 矿产勘查学4矿产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幻灯片.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