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方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物诗鉴赏方法

咏物诗鉴赏;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 (一)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二)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三)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如何赏析咏物诗?;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物诗的鉴赏思路:;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①韩愈于贞元十九年12月被贬谪阳山县,元和元年遇赦赴江陵待命。他于旅舍中题本诗。 ②“支离”,指葡萄不规则的攀络状态。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蝉 虞世南 垂緌①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①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 2、不同的诗人其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故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 3、阅读时须认真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可借助诗人生平、注解等。;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士考试,不中。 ;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两首诗“柳”的形象有何不同?各自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嫩于金色软于丝”和“曾逐东风拂舞筵”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这两首诗共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题模式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具体分析事物的特征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刻画的孤鸿的形象是怎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