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江苏省数学竞赛《提优教程》第15讲全等形与相似形
第15讲 全等形与相似形
全等形和相似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内容,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形,这两部分知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这两部分知识也是研究几何的基础,它对进一步的学习和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 边角边公理SAS、角边角公理ASA、角角边定理AAS、边边边定理SSS.
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用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位置上的线段和角都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 ①一个角对应相等,并且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②两个角对应相等;
③三条边对应成比例;
④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以及周长之比都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常用方法
论证的过程通常是,由待证明的等式反过来找相应的三角形,然后证明相应的三角形全等或相似.而“相应的三角形”往往不是现成的,需要我们去构造,去作辅助线.在竞赛中,连续证多次全等或相似是常见的.
A类例题
B
C
D
E
G
H
A
例1 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D和?BCE是两个等边三角形,点D、E在AB同旁,AE、BD分别交CD、CE于G、H.
求证:GH∥AB.
分析 要证明GH∥AB,也就是要证明?GCH为等边三角形,即要证明CG=CH,从而可以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解决,于是有下面的证法.
证明 如图,∠1=∠2=∠3=600,
A
B
C
D
E
G
H
1
2
3
4
5
∴∠DCB=∠ACE=1200.
又∵AC=CD,CE=CB,
∴?ACE≌?DCB.
∴∠4=∠5.
又∵∠1=∠3,CB=CE,
∴?CGE≌?CHB.
∴CG=CH.
∴?GCH为等边三角形,∠GHC=∠HCB=600.
∴GH∥AB.
链接 从几何变换的角度?ACE顺时针旋转600得到?DCB.一般来说,平移、旋转等变换都是全等变形.A
B
C
E
D
P
例2 在∠A的两边上分别截取AB=AC,在AB上截取AE,在AC上截取AD,且使AD=AE.试问:BD与CE的交点P是否在∠A的平分线上?
分析 要判断P是否在∠A的平分线上,可以连结AP,判断∠BAP与∠CAP是否相等,于是可以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解 ∵AB=AC,AD=AE,∠A=∠A,
∴?ABD≌?ACE.
A
B
C
E
D
P
∴∠ABP=∠ACP.
又∵AB=AC,AE=AD,
∴BE=CD.
又∠BPE=∠CPD,∠ABP=∠ACP,
∴?BPE≌?CPD.
∴PE=PD.
连结AP.
又∵AE=AD,AP=AP,PE=PD,
∴?AEP≌?ADP.
∴∠BAP=∠CAP.
∴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
说明 ①本题实际上又提供了一种作角平分线的方法;
②由?BPE≌?CPD可知BE和CD边上的对应高相等,从而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
情景再现
A
B
C
F
E
D
F
A
B
C
E
D
1.?ABC中,AB=AC,E为AB上一点,F为AC的延长线上一点,EF交BC于D,DE=DF,求证:BF=CF.
2.如图,已知?ABC中,?ACB=900,AD?AB,AD=AB,BE?DC,AF?AC,求证:CF平分?ACB.
B
C
D
A
E
F
B类例题
例3 已知在等腰直角?ABC中,?A是直角,D是AC上一点,AE?BD,AE的延长线交BC于F,若?ADB=?FDC,求证:D是AC的中点.
分析 要证明D是AC的中点,可以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B
C
D
A
E
F
G
1
2
3
4
5
证明 过C作CG?AC,交AE的延长线于点G,[来源:Z*xx*k.Com]
∵?BAC=900,
∴?1+?3=900.
∵AE?BD,
∴?2+?3=900.
∴?1=?2.
在?ABD与?CAG中,
∠BAD=∠ACG=900,
AB=CA,∠1=∠2,
∴?ABD≌?CAG.
∴∠3=∠5,AD=CG.
∵AB=AC,∠BAC=900,∴∠ACB=450.
∵∠ACG=900,∴∠GCF=450.
∵∠4=∠3.∴∠4=∠5.
在?DCF和?GCF中,
∠4=∠5,∠DCF=∠GCF,CF=CF,
∴?DCF≌?GCF.
∴DC=GC.
∴AD=DC.
说明 事实上本题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补成正方形,很自然就可以添加本题的辅助线,“补形”是添辅助线常用的方法之一.
A
B
C
D
E
例4 已知:在?ABC中,BC=2AB,AD是BC边上的中线,AE是?ABD的中线.求证:AC=2AE.
分析 题目中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永州市的职称计算机考试Excel2003模块试题地址.doc
- 2012年江苏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doc
- 2012年江西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及中考培训材料.doc
- 2012年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最全课后题总结.doc
- 2012年江西省高考理科数学答案.doc
-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1.doc
- 2012年沈阳中考理综合试题—化学分享.doc
- 2012年河北会计从业会计基础基础班第十七讲TOPSAGE.doc
- 2012年江苏政治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解析版.doc
- 2012年河南中招考试猜题试卷(二).doc
- 教学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路径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项目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工具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情境创设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学习成果反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自评与互评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社会实践课程的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