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城乡双重视角下的村镇养老服务(设施)研究张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城乡双重视角下的村镇养老服务(设施)研究本文受同济规划院课题资金支持。
——基于佛山市的村镇调查
张立 张天凤
【摘要】 中国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相比城市地区,村镇地区老龄化趋势更为严峻。城镇化的大趋势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致使村镇地区传统“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面临巨大冲击。村镇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欠缺,使得村镇老年人面临着比城市老年人更多的养老困境。本文以佛山市高明区的村镇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和访谈为基础,以“自下而上”为研究线索,从农村和城市两个视角探讨了养老服务(设市)的需求特点和供给困境。研究表明,城市和农村居民都倾向于农村养老,但村镇养老设施供给不面临着“质”和“量”的双重挑战。继而本文从制度安排、规范约束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当下供给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对构建村镇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即以基础服务(设施)普及为基础,促进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促进村镇一级居家养老辅助服务(设施);探索结合村镇卫生医疗设施等其他社区公共设施,将养老服务(设施)融入多位一体的村镇社区服务体系中;社会福利服务与盈利经营相结合,适应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适度发展乡村养老产业。
【关键词】 老龄化 村镇地区 养老服务 养老设施
引言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或者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13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1.32亿,占总人口比重9.7%;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占总人口比重14.9%。很明显,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相比于城市地区老龄化的程度,村镇地区往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更高。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8.92%,其中农村地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06%,远高于城市地区(7.68%)。农村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更是达到14.98%,也远高于城市地区(11.47%)。进一步的数据显示,农村地区50-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也相当高,这意味着未来农村地区的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
然而我国过去三十多年快速的城???化进程加剧了城乡发展的差异,村镇地区的公共服务配置严重滞后,养老服务基本是空白(除了发达地区的个别村镇)。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农村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迁移,严重的空心化现象致使村镇地区传统“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面临巨大冲击(夏峰,2008)。村镇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欠缺,使得村镇老年人面临着比城市老年人更多的养老困境。
与一般的城市问题不同,农村养老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钟建华 潘剑锋,2009)。农村人口外出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加剧了养老服务的困境(黄佳豪,2010),但是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负面的,如繁重的农业劳动损害了老年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农民工对城市文明的认同程度对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将起着积极作用(戴卫东 孔庆洋,2005;John Chanpen,2005)。但目前社会普遍认为,在农村要实施社会化养老模式(张晖 何文炯,2007)。苏保忠和张正河(2008)认为制度欠缺和财政能力是引发农村养老困境的根本所在。Berry(2011)则着重于探讨了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密度进一步下降,而引发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布局以及该类设施自我维持的难度,着重探讨了村镇老年服务的供给难度。陈小卉和杨红平(2013)基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提出通过规划编制的完善,来营造老年友好型的城乡整体环境。
尽管关于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或者仅仅关注于政府层面的财政能力(苏保忠 张正河,2008),或者仅仅关注老年人口的自身感受(夏峰,2008),或者关注于对各种养老模式(陈小卉,2013)的分析。但是实际上,村镇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困境不仅仅与农村相关,也与城市有紧密联系;不仅与制度安排有关,也与供给能力和供给模式有关;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安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以佛山市高明区的村镇地区为研究案例,以实地调研和访谈为基础,尝试剖析和探讨村镇地区的养老服务及设施配置问题。
研究方法
高明区概况
高明区地处珠三角外围,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1994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是典型的城乡混合的区划单元。高明区下辖一街三镇(即荷城街道、杨和镇、明城镇与更合镇)和52个行政村,2012年底常住人口4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2亿元。如若以本地人口为基数测算老龄化程度,三镇的老龄化水平(本文以65岁为标准)均大大超过了7%,已经明显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