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棘的褐化
《》沙棘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
杜研 李毅 马彦军 王娅丽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兰州 730070)
摘要:通过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选取沙棘水培休眠芽的腋芽做外植体,使用1/4MS培养基和0.5mg/l的6-BA,适当提高培养基硬度,无菌苗初期勤转种并进行暗处理,降低温度,是削弱或减轻褐化现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沙棘;组织培养;褐化现象
Study on the browning during tissue culture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
Duyan liyi mayanjun wangyali
(the forest college of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By the study on the browning during tissue culture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The follow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taking the dormancy bud of the adult tree Hippophae rhamnoides L. which brought up the water,using 1/4MS medium added with low level hormone,creasing properly the hardness of medium,explantation frequency of the explant at an early stage of culture ,dark treatment and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ll are effective to decrease or lighten browning.
Key words: Hippophae rhamnoides L. tissue culture browning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属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既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作用,又具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利用沙棘的顶芽,腋芽,幼叶等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已有很多成功的报道。但对沙棘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沙棘是落叶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化现象严重,常导致组培苗褐化死亡。本文研究了影响外植体褐化的有关因素。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中国沙棘取自兰州种苗繁育中心。
1.2 方法 采用单因子实验,每组实验均设对照并重复3次.接种后30d统计褐化率.
1.2.1 不同部位的外植体材料对褐化的影响.材料3种:①一年生幼枝上的顶芽,②二年生幼枝上的腋芽,③冬季水培后的休眠芽。以上三种外置体材料,每种接种30个芽,培养基均为1/4MS+6-BA0.5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4g/l,PH值为6.0,温度25℃+2,光照15h/d,光照强度4000lx。以下实验条件均与此相同。
1.2.2 无机盐浓度对沙棘褐化的影响。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可致使酚类物质的大量产生,导致细胞褐变;降低盐浓度可以减少酚类外溢,从而减轻褐变。培养基3种:
①MS+6-BA0.5mg/l+NAA0.2mg/l,②1/2MS+6-BA0.5mg/l+NAA0.2mg/l,③1/4MS+6-BA0.5 mg/l +NAA0.2 mg/l。
6-BA浓度对沙棘褐化的影响。①6-BA0.5mg/l, ②6-BA1.5mg/l, ③6-BA3.0mg/l.
培养基硬度对沙棘褐化的影响。培养基分为3种:①琼脂4g/l,②琼脂5g/l,③琼脂6g/l。
转接周期的长短对沙棘褐化的影响。分为2个处理:①每15天转接一次,②每30天转接一次。
光照和培养温度对褐化的影响。将培养基分2种处理:①接种后进行5d的暗处理,温度15~18℃,然后转入正常试验条件;②接种后直接置于4000lx,25~28℃的温度下培养。
抗氧化剂VC及活性炭对褐化的影响 将培养基分为3种:①为空白对照实验;②附加抗氧化剂VC;③附加活性炭.
2结果
2.1 外植体生长状况对褐化的影响
从表1可知,用沙棘冬季休眠芽经过2周水培后的幼芽作外植体,比用沙棘一年生和两年生枝条上的壮芽做外植体,褐化轻,褐化率低.
表1 外植体生长状况对褐化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the H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