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R膜在太阳能集热管上应用
AR膜在太阳能集热管上应用
链接:/tech/38037.html
来源:中国太阳能工程
AR膜在太阳能集热管上应用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太阳能集热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AR膜是未来几年太阳能集热管涂层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并
简要分析了AR膜技术原理,在太阳能集热管上应用的技术现状及潜在市场空间。
0前言
自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华阳光”)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殷志强于20世纪70年
代发明铝氮铝选择性吸收涂层和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开创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以来,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装备、市场等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面积达到了5760万?,较2010年增长17.6%,总保有
量为19360万?,增长15.2%。
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元件——太阳能集热管,技术、装备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至2011年,太阳能集热管生产
线达到2100条,产量达到4.9亿支。太阳能集热管种类也形成以47/37mm、58/47mm为主的系列产品。太阳能集热管结
构也由初期双层同轴太阳能集热管,经历3层同轴太阳能集热管向玻璃热管方向发展,实现了太阳能集热管由有水对
流换热向无水相变换热技术的转变,解决了有水管存在的诸如易冻、易碎、易漏、易结垢等诸多问题,引领着太阳能
集热管换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太阳能集热管生产装备也由早期的手工加工,单机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集约化
、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清华阳光自主研发的国际首条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管全自动化生产线为代表,引领着太阳能
集热管装备的发展方向。
作为太阳能集热管的核心技术——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也由早期的普通铝氮铝选择性吸收涂层,发展到以皇明
三靶涂层和清华阳光紫金涂层为代表的高性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涂层吸收比可以达到0.94以上,发射比0.06以下,并
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生产,性能基本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极限水平。
由此可见,对于太阳能集热管而言,无论是换热结构、选择性吸收涂层还是装备自动化水平,均达到先进水平。在
短期内无法对上述技术取得质的突破。因此,近期,太阳能集热管技术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并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
是摆在太阳能科研技术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而能够在太阳能集热管上应用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技术必须满足两个基
本条件:1.符合太阳能集热管技术发展方向;2.规模化生产成本能够为市场所接受。
1 发展方向分析
如图1所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主要由罩玻璃管、带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内管、真空夹层、吸气剂膜和卡子等
部件组成,而全玻璃热管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则比普通太阳能集热管增加了冷凝端和换热工质。太阳能集热管的主要
材料为硼硅玻璃3.3。目前,太阳能集热管罩玻璃管的透射比为0.90。也就是说,太阳能光谱照射到太阳能集热管上,
经过罩玻璃的反射和吸收后,仅有90%能量透过罩玻璃管到达内管外表面的选择性吸收涂层,为选择性吸收涂层所吸
收。但目前选择性吸收涂层性能已达到极限水平。如要进一步提高太阳能集热管集热性能,则提高罩玻璃管的透射比
是最佳方法。而单独要求提高硼硅玻璃材料本身的透射比,不但成本高昂,技术难度极大,技术提升也有限,无法为
市场所接受。因此,在太阳能集热管罩玻璃制备AR膜以提高罩玻璃管透视比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太阳能能量主要集
中在300nm~2400nm的光谱范围之间,这对AR膜制备提出极高的要求。
页面 1 / 5
AR膜在太阳能集热管上应用
链接:/tech/38037.html
来源:中国太阳能工程
图1 太阳能集热管结构与原理图
随着增透膜的不断开发和研究,光学增透膜的镀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光学增透膜的厚度要控制在可见光波长1/
4左右,对增透膜均匀度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尽管如此,在太阳能科研人员的不懈探索中,还是掌握了不少行之有效、
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nalysis of Nonlinear Stability of Single Alluminium Alloy Layer Latticed Domes.pdf
- Agilent PNA微波网络分析仪 CHCN.pdf
- ANDCIV 3D打印机主板关于加热PID参数调节的建议-13.A28.pdf
- An improve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agricultural drought monitoring based on remote sensing..pdf
- AN-4151SC.pdf
- Android系统手机来电铃声设置技巧教程.doc
- ANSYS六面体网格划分规则(map or sweep).doc
- ANSYS-3维电磁分析棱边法.pdf
- Alio Olio意大利餐厅:平民价吃出纯正意味.docx
- ansys超单元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