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井地质学-4特殊储层研究
四、特殊储层研究;2)成像测井; 沙 100 井 奥 陶 系 地 层 天 然 裂 缝 及孔洞特 征 ;溶孔;中1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特征 ;孔 洞 计 算 结 果;图3-2裂缝在电磁波测井曲线上的特征
(据陈立官,1990 );CGR(API);CGR(API);高放射性的裂缝性储层;合16井测井曲线高GR异常;作为破裂层的泥岩特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泥岩层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一定的成岩演化程度
2)泥(页)岩的含钙量及含砂量
较纯的泥岩其塑性比钙质泥岩及砂质泥岩强。
3)泥岩裂缝性地层的纵向分布
泥岩裂缝主要分布在地温600——1200之间,相应埋深在1000—4000m范围,这里不包括早期埋深较大,后期因构造作用抬升剥蚀,埋深变浅的地层。;超压带有关的裂缝:;断裂有关的裂缝:;单井资料可以划分出3次喷发旋回,每一期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厚度在30-50米之间,而每一次喷发层的厚度在2-20米不等。每次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的岩层可细分为两种岩性。 ;4、火成岩储层特征 ;浅褐灰绿色气孔状玄武岩
该类岩石气孔十分发育,最大在2-3厘米左右,
最小在2-5毫米,杏仁状构造发育,具有示底特征。
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部分橄榄石。
钾长石在25℃和1bar条件下,在有H2CO3作用下
(CO2溶于水后形成的)向伊利石转化的反应式为
(据Ludu D.Meshri,1986年):
3KAlSi3O8+2H2CO3+12H2O→KAl3Si3O10(OH)2+2K++6H4SiO4+2HCO-3
钾长石 碳酸 伊利石
钾长石在同样条件下向高岭石转化的反应式为:
2KAlSi3O8+2H2CO3+9H2O→Al2Si2O5(OH)4+2K++4H4SiO4+2HCO-3
钾长石 碳酸 高岭石
钠长石在同样条件下向高岭石转化的反应式为:
2NaAlSi3O8+2CO2+11H2O=Al2Si2O5(OH)4+2Na++2HCO-3+4H4SiO4
钠长石 高岭石
很显然,研究区中的玄武岩地层中长石的溶解与上述反应有关,前人见有些溶孔中充填伊利石则是佐证。;该类岩石的孔隙度变化大在15-25%之间,一般小于20%;渗透率在10-60×10-3μm2;部分层段含油。测井资料上SP曲线平直,2.5米梯度电阻率在含油层段一般在5—20Ω.m。 ; 2)浅灰绿色致密玄武岩
该类岩石相对致密,气孔小而相对少(照片1),部分有方解石充填。其为同期喷发下部的玄武岩(图2)。矿物成分以斜长石为主,部分辉石、橄榄石等。同上述岩石一样,长石在水及有机酸的溶蚀作用下,有溶蚀孔、洞发育。根据41块高41-9井的岩心物性及测井资料(图3、4),可以看出:孔隙度变化也较大,在4%—20%之间;渗透率在0.4—50×10-3μm2之间;岩心含油情况也较好。测井曲线上SP呈平直状,2.5米梯度电阻率呈中—高值,一般在5—30Ω.m。;玄武岩裂缝特征
1)柱状节理特征
J.R.Iddinas解释为平面流动时的多中心热收缩形成的多(六)面柱体(图5),中心间由热收缩产生拉张应力形成张节理。一般来讲常见为不规则的六面柱体、五面柱体,四、七面柱体也有。六面柱体的柱面夹角在115°—125°之间,而五面柱体的柱面夹角一般在120°—170°之间。形成的节理面产状相对稳定,垂直于层面。
构造裂缝特征
根据岩心观察,玄武岩中存在晚期构造裂缝,多数为垂直裂缝,缝面微有弯曲或呈平直状,成组出现,缝宽在0.2—2毫米之间,多数被次生方解石充填。这类裂缝多数为区域性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区域性裂缝,部分可能与局部断层有关。裂缝与柱状节理面的夹角一般在50°—70°之间。裂缝及柱状节理面组成了地层中的渗流网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课件Unit 5】新编实用英语(第五版)综合教程1 (修订版).pptx VIP
- 妇科护理典型案例比赛ppt.pptx
- 八年级生物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人教版2024).pptx VIP
- 《中医药棒穴位按摩护理技术操作规范》.pdf
- 第九章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划.doc VIP
- 【信捷】CAM运动控制器用户手册_V3.5.3.161107.32.pdf VIP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PPT.pptx VIP
- 初中数学七上2.1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pptx
- 拼多多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及社交营销策略研究——以社交营销策略为例.docx VIP
- 口腔科管理核心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