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

PAGE \* MERGEFORMAT5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有了重大发展,这就使越来越多的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家把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曼昆的《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原理》正反映了这种趋势,曼昆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 HYPERLINK / 论,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一国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就像适用于研究地心引力或生物进化一样。”可见,曼昆完全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考虑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的作用,正是他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有了 HYPERLINK / 我们今天为之倾倒的《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原理》。虽然我学金融学已经三年多了,在大一的时候也学了高鸿业的围观和宏观经济学。但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迟迟未看,直到本学期将要毕业才去看了。 一:本书的特色 这本书的特色首先在于简明性。曼昆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是:“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这也就体现了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本身的“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二字。 第二个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故事经历、政策分析、新闻摘录这些素材来介绍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这就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了解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的基本理 HYPERLINK / 论与方法。最后我觉得这本书思路非常清晰,逻辑相当严谨。全书总共34章,前23章是微观部分,后11章是宏观部分,第一章就提出了 HYPERLINK /lw/showcls.asp?id=1parent=0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以此作为全书的中心,全书内容围绕这十大原理展开。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 自从接触经济学,我就觉得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悄悄发生了改变。而读完曼昆先生的《经济学原理》,我就庆幸自己现在的选择是多么地理智和正确,这个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美国,还是正在发展的中国,关注最多的是经济,任何新闻媒体也都在聚焦经济。曼昆正是从这些角度来让我重新认识我的专业。我感谢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获得一件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对目标进行比较。? People?Face?Trade?offs.?To?get?one?thing,?you?have?to?give?up?something?else.?Making??decisions?requires?trading?off?one?goal?against?another.??? ?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军事上所占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同样,政府用于生产公共品的资源越多,剩下的用于生产私人品的资源就越少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那么用于休息的时间就越少。 当个人组成社会时,这时将会面对更多的权衡取舍。《孟子·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就充分说明了当人在生活中,会面临抉择,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穷的。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The?Cost?of?Something?is?what?You?Give?Up?to?Get?It.?Decision-makers?have?to?consider?both?the?obvious?and?implicit?costs?of?their?actions.?????? ?例子:某公司决定在一个公园附近开采金矿的成本。开采者称由于公园的门票收入几乎?不受影响,因此金矿开采的成本很低。但可以发现伴随着金矿开采带来的噪声、水和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等,是否真的不会影响公园的风景价值?尽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