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国园“居与游”的差异——以拙政园和西芳寺为例
学号: 1621051077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建筑哲学
姓 名: 李奕昂
专 业 班 级 : 16 级建筑 2 班
中日园林“居”“游”的差异——以拙政园和西芳寺为例
中日园林“居”“游”的差异
——以拙政园和西芳寺为例
【摘要】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是世界园林中极具代表意义的东方园林,日本园林在渊源
上对中国园林的一脉相承几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两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在造园手法上产
生了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 “可居可游”的功能需求是导致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差异的重
要原因。本文以拙政园与西芳寺庭园为实例,通过对园林呈现状态的比较来分析中日传统园
林创作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 拙政园 西芳寺庭园 可居 可游
1 中日园林的差异
1.1 中国园林
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而随着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序列设
计手法的逐渐成熟,宫与苑分离开来,园林逐渐成为了独立的人居环境类型。中国传统私家
园林的建筑建造大多与享乐生活有密切关系,同时突出地抒发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和美好生
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崇尚自然,自南北朝由隐于山中而居到后来藏于市中而游园,始终具
有着“游”与“居”的特点,即郭熙所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1。中国园林
“居”与“游”的使用要求使中国具备了居时可赏景,游时可玩乐的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动
与静之间的矛盾。动带来了空间序列的设计,即“阴阳交合生万物”的对仗。繁杂的空间序
列在某一视点上会变得过于混乱,于是使用的因借的手法“俗则屏之,佳则收之”。
1.2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虽然也是以自然山水为造园主题,但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造园思想
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更多的体现了闲寂幽玄的“禅”的意趣,追求一种远离尘
世,超凡脱俗的境界2。而起居方式的不同同样导致中与日园林产生了很大的差别,日本禅、
茶道与日常礼节的跪坐习惯,多是静的行为。使日本的“居”的生活方式多停留在室内,跪
坐习惯带来的不便使“居”与“游”两种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脱离,“居”几乎很少有“游”,
“游”时很少有“居”的习惯。日本园林艺术突出发展了视觉与听觉艺术,如枯山水…等,
虽亦具有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天作,宛若天开”的特点,却因为少有“游”的玩乐而
失去了园与屋的动态空间关系。
2 传统园林案例的选取
为保证文章书籍结果的可靠性,作者通过对比分析中日著名的传统园林,从创作时间、
规模大小以及园林类型三个方面确定案例的可比性。(表 1、表 2)
表 1 中国代表性园林统计表 作者自绘
名称 创作时间 规模大小 归属者
网师园 南宋 1174 年~1189 年 0.54 公顷 私家园林
中国园林 拙政园 明正德初年 16 世纪初 5 公顷 私家园林
寄畅园 明正德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婴幼儿睡眠及睡眠问题.ppt VIP
- 山东省青岛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部分学生调研检测(1月)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南通一模)(含答案).pdf VIP
- (一模)2025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鸡尾酒培训—财务部分.ppt
- 喜茶品牌手册.pdf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共240个).doc
- 2025届漳州高三1月市质检(漳州二检)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