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检查(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现代科学技术、等
PAGE
PAGE 7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黄山市、淮南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宿州市等7个地级市和江南十校、皖西高中教学联盟、皖南八校、A10联盟、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等重点名校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联考、模考、开年考等考试的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6·蚌埠一检·6)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这个时代应为
A.西汉 B.魏晋 C.隋唐 D.宋朝
2. (2016·皖西高中教学联盟质检·27)《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有一个故事说:替智深听到钱塘江大潮来了,以为是军马厮杀(“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换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门”)。经众僧解释后明白了钱塘江潮信(“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为之潮信”)。该故事能说明( )
A.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万有引力定律
C.人们已经掌握钱塘江潮的规律 D.佛寺僧众很注意观察自然现象
3.(2016·A10联盟开年考·25)中国古代的某类绘画不与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交集。陈衡恪认为其创作须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以下画作(图7)与此吻合的是( ) B
二、非选择题
1. (2016·合肥一检·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教育发展简况
——摘编自《中国教育简史》等著作
上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发展状况,请任选其中两个阶段,分别概括其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12分)
评分说明:阶段选取明确;特点概括准确;(4分)影响归纳全面。(8分)
示例一:
特点: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官学衰落,私学兴起。(2分,任一点即可)
影响: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有利于“土”的崛起,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保证。
(4分)
示例二:
特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复兴;通过立法保障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步伐加快。(2
分,任一点即可)
影响: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现代化建设人才;增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4分)
2. (2016·皖南八校联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和目的,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
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也是为重振文言小说所作的抗争。
《聊斋志异》中很多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议论横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写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还是把自己的小说当“史”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
——摘编自蓝翎《聊斋志异》序
附:蒲松龄(1640 -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族。出
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聊斋志异》距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兴盛已千年之久,可谓“起文言小说千年之衰”。
文学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性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利用你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理解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情怀。(12分)
答案提示:
一、说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二、蒲松龄的“孤愤”之情一方面源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吏治腐败、文化专制、民族压迫、经济残破、民生疾苦等恶劣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蒲松龄重振文言小说的抱负与使命意识。蒲松龄个人不得志使他作品更具忧民情怀,表面看怪诞不经的作品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9分)
〖近代科学技术〗
一、选择题
1. (2016·淮南一模·29)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
A.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 B.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
C.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 D.近代]:业集中于沿海地区
2.(2016·黄山一检·20)《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这说明
A.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B.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
3.(2016·芜湖马鞍山一检·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