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总结ne.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见习总结ne

PAGE19 / NUMPAGES19 见习总结ne 篇一:见习总结 见习总结 首先,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中铁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我自从2013年7月14日来到西外环项目部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半年时间。见习期内,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进步,思想上也逐渐变的成熟。现将见习期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承担的主要工作 1、第九大街互通式立交桥下部结构 (1)跟随测量主管对墩柱和支座垫石中心点进行放样。 (2)跟随测量主管对墩柱钢筋绑扎以及立模板时的标高测量。 (3)跟随技术主管对墩柱、盖梁打灰前钢筋安装进行报检。 (4)墩柱、盖梁、支座垫石混凝土浇筑时旁站及数据记录。 2、第九大街互通式立交桥预制小箱梁架设及标高的测量。 3、体系转换预应力张拉、压浆数据记录以及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4、湿接缝、中横梁、人孔的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5、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部位的技术交底方案和预制梁质保资料 的整理工作。 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 刚开始跟随主管在混凝土浇筑旁站过程中监督工人们振捣时,我发现自(来自:WwW.CssY 书业 网:见习总结ne)己对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规范的振捣方式不清楚。 解决方法: 我通过翻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混凝土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一节得到了答案。现场施工中所用的振捣棒大部分均是插入式振捣棒。插入式振捣棒的位移间距不得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宜为50-100mm。振捣时应该遵循“快插慢拔,分层振捣,插点均匀,每一振点延续时间在20-30秒,当出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浮浆即可”。 问题2: 在工程部编写的“后张法施工技术交底”中后张法的张拉程序如下:0-15%σcon-30%σcon-σcon(持荷5min)。现场张拉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油表的读数来控制应力大小的。其中15%σcon,30%σcon,σcon(张拉控制应力)所对应的油表读数的由来是一个困扰我的问题。 解决方法: 我首先是翻看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的“后张法”那一节内容。但是规范中并没有提到张拉控制应力与油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或是计算问题。于是,我去请教导师崔居华,他耐心的给我解答了这个问题。现在我知道其实答案是这样的:张拉过程中的千斤顶与油压表均是有编号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标定应在经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当标定完成后,计量技术机构会出示一份“千斤顶回归方程”曲线图。该 曲线图反映的是千斤顶,油泵,油压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的横坐标—油压表读数(MPa):纵坐标—张拉控制应力(KN)】。我只要将15%σcon,30%σcon,σcon的大小代入千斤顶回归方程中就能得出油压表读数。 问题3: 在图纸的学习中,预应力张拉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方法不理解。 解决方法: 我首先上网查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的计算,网上的答案比较杂乱。于是,我直接请教了郭忠奎部长,他让我直接去翻看《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我在《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钢筋工程”中的“预应力钢筋”那一节找到了答案。 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 △L=PP×L/(AP×EP) 式中: △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mm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力;两端张拉的曲筋,计算如下: 式中: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对塑料波纹管取0.14~ 0.17。 附表: 系数k及μ值表 我们张拉的是预制小箱梁顶板上的钢绞线,由于箱梁的顶板上的张拉孔道基本是直线的。所以,在取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p时直接可以取预应力筋张拉力。 问题4: 由张拉过程中记录的15%σcon,30%σcon,σcon所对应的千斤顶伸长量如何求出实际钢绞线的伸长量。 解决方法: 我翻看了《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同时也请教了郭忠奎部长。他晚上直接在会议室给我们见习生以及实习生上了一堂关于“张拉数据记录处理以及张拉应该注意的事项”的课程。通过郭部长课上的讲解以及自己翻看《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的理解,我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总结如下: 张拉时预应力筋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