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生活”课程纲要
PAGE
PAGE 9
高中政治必修三
课
程
纲
要
《文化生活》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政治必修三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时间:20课时
教学材料:人教版《文化生活》
授课教师:赵书义、郭英杰、靖向荣、吴福章、牛云扬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课程目标
首先,本课程必须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需要明确课程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这就是说,我们据此界定文化概念,大体上应属于“中文化”这个层面。最后,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还应该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是整合教学目标的核心概念。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一单元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教材根据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和文化的特色性;理解文化的内涵;明确文化的力量。
2、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3、主动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第二单元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教材着眼于文化传承的理解,讲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三个主题,帮助学生形成有关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具体目标如下: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4、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5、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第三单元讲 “怎么看待中华文化”,阐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教材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阐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具体目标如下
1.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四单元讲“怎么开展文化建设”,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选择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着重阐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是全书教学的落脚点。具体目标如下:
1.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体味文化 1课时
文化与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