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管理权利的归属问题探悉.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银行业管理权利的归属问题探悉

PAGE  PAGE 12 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权力的重置问题研究 —— 一个国家法团主义视角 刘芬华 李华民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金融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1 摘 要:政府基于国有金融制度的效用函数的修正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俱乐部规则的约束,促动了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制度的革命。尽管政府监管的天然不完备性为行业自治管理提供了的内生存在空间,但政府委托成为中国银行业的行业自治管理权诞生的起点逻辑,同样也是其成长的路径依赖,这别无选择,当然也无可奈何。正因为如此,国家法团主义为我们深入考察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权的结构变迁问题提供了一个社会转型的全方位视角。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个由同业公会组织独立实施行业自治管理的中国银行业自发秩序还是可以期待的。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行业管理权;国家法团主义;行业自治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三纸公约收稿日期:2008-08-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5645) 作者简介:刘芬华,哲学硕士,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基础;李华民,经济学博士,广东金融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  三纸公约,指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督促下召集全体成员单位在2005年10月签订的《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等。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协会已从建设阶段步入常规运作轨道并悄然提速,也标志着行业自治管理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 政府监管、机构内控、社会监督和行业自治,构成银行业“四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要提到中国银行业协会,是因为行业自治不是仅有制度就可以自动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实体组织形态,而且是超越个体企业之上、代表全行业根本利益的组织形态做很多日常工作(刘张君,2006)。 。从更为深层的意义来讲,这必将引起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制度与结构的变迁。本文就企图从社会转型视角打理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权力的重置问题,并对于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制度的重新布局提出政策建议。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行业自治权是作为专业社团的行业协会组织所拥有并实施的维系行业秩序的权力,该种权力的建构与行业协会组织(专业社团)的发源紧密相关,因此要探讨行业自治权的制度安排及行业管理权力的结构变迁问题,就必须以专业社团的诞生作为问题分析的逻辑切入点。 大量文献考察行业管理制度的变迁问题,有专门文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细腻综述(范省伟,2005)[参考文献: [] 范省伟,2005: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D].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行业协会组织的发源乃至其制度变迁路径。陈宪和徐振中(1999)[[] 陈宪和徐中振,1999:体制转型与行业协会——上海市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的研究报告[M]. 上海大学出版社. ]以及余晖等(2000)[[] 余 晖,2000:行业协会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具有代表的理论文献探讨了自治性行业组织诞生与发展的制度动力,从体制内外以及法律授受角度归纳了行业自治组织的不同诞生模式;沈超衡(2003)[[] 沈恒超,2003: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D]. 清华大学学位论文库。 ]和贾西津(2005)[[] 贾西津,2005: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则基于(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理论,总结了中国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组织的发展模式,并针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适应市场领域的自我需求而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刘芬华(2007)[[] 刘芬华,2007:行业自律制度的形成与效率机制——一个一般逻辑及在中国的推演[J].当代财经,第12期:P59-65. ]描述了行业自治制度的诞生及其效率机制的一般逻辑,而李华民(2007)[[] 李华民,2007:监管不完备性、政府信誉淡出与自律管理——一个不成熟视野中的中国银行业自律制度变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P89~97. ]则通过建构政府监管不完备性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刘芬华(2007)所描述的一般逻辑,把一个有关中国银行业的行业自律制度诞生及其效率机制的特殊逻辑展现在读者面前:政府监管的不完备性与政府淡出国家声誉的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背景中机缘巧合地成为中国银行业中行业自治制度诞生的初始条件 政府转型是中国境内诸多公权法团诞生的初始条件。 。而中国银行业的行业自治制度的“逆市场自然演进状态”的诞生逻辑,规定了该行业中的国家与社会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