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兴山县东冲河矿区石墨矿地质特征与选矿工艺.docVIP

湖北省兴山县东冲河矿区石墨矿地质特征与选矿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兴山县东冲河矿区石墨矿地质特征与选矿工艺

PAGE  PAGE 9 湖北黄陵断穹核北部东冲河矿区石墨矿地质特征与选矿工艺 廖宗明1 姚燕2 胡章章3 (1、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湖北 宜昌 443100; 2、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34 3、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湖北 襄阳 441057) 摘要:东冲河石墨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鄂中褶断区黄陵断穹核北部圈椅埫穹窿南翼,石墨矿赋存于含石墨岩系水月寺(岩)群富铝质片岩大理岩(岩)组下段上亚段的中部,为变质变成型矿床。区内产出Ⅱ、Ⅲ、Ⅳ三个工业矿层,七个工业矿体。矿石类型分为云母石墨片岩、石墨云母片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55.01%、Al2O3 18.27%、TFe2O3 7.36%、固定碳(C)6%、K2O 4.15%、MgO 1.97%,还含有少量的CaO、Na2O、TiO2、MnO。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云母类(黑云母和白云母)、石墨、长石类、少量绿泥石和黄铁矿。通过选矿试验,确定研究区石墨矿选矿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粗精矿四次再磨五次精选。为石墨矿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东冲河 石墨矿 地质特征 选矿工艺 第一作者简介:廖宗明,(197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工作。E-mail:408711281@ 0、引言 2010年,Geim和Novoselov因为石墨烯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Graphene)是由单层的碳原子紧密排列成二维的蜂巢状六角格子的一种物质。和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碳纳米管还有无定形碳一样,它是一种单纯由碳元素构成的物质(单质)。 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范围广泛,国际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炭的世纪”。 湖北省晶质石墨矿物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11位,截止2014年底保有晶质石墨矿物资源储量156.1万吨,主要分布在宜昌市夷陵区。本文抛砖引玉,旨在对我省石墨矿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1、区域地质特征简述 东冲河石墨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鄂中褶断区黄陵断穹核北部圈椅埫穹窿南翼。黄陵断穹轴向北东16度,南北长70余公里,东西宽40余公里,为东翼平缓西翼较陡的二单元短轴断穹构造。断穹核部由上太古界~下元古界水月寺(岩)群中深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及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等各类岩浆岩组成基底构造层。翼部由震旦系至三叠系地层(缺失下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组成,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由老至新围绕断穹核部依次向外展布;它们之间大都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仅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或南华系)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1)。 水月寺(岩)群富铝质片岩大理岩(岩)组下段上亚段(Ar3Pt1b1-2)为本矿区的含石墨岩系,石墨矿赋存于含石墨岩系中部(Ar3Pt1b1-2b),共产出石墨矿四层(由下而上编号为Ⅰ、Ⅱ、Ⅲ、Ⅳ),其中Ⅱ矿层为主要工业矿层,Ⅲ、Ⅳ矿层为次要工业矿层,矿层作大致平行展布,Ⅰ矿层不具工业意义。 图1 黄陵断穹北部区域地质构造略图及石墨矿层分布图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水月寺(岩)群富铝质片岩大理岩(岩)组,可划分为上、下两段。由下而上综合列述如下: 下段分上、下两个亚段。 下亚段: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区内只出露其顶部,主要为二长均质混合岩,局部为斜长均质混合岩、长英质混合岩。厚度:不详。 上亚段:为本区的含石墨岩系,按岩石组合特征可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下部:主要为混合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质含石墨红柱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等,间夹透闪~透辉岩、金云母蛇纹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镜体。   厚度:110~124m。 中部:是石墨矿主要赋存部位,由下而上可大致分七个岩性层。 1、混合质含石墨黑云斜长片岩、片麻岩,底部夹二云石墨片岩、石墨片岩小透镜体(Ⅰ矿层)。厚度:26.0m。 2、混合质含石榴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质含石墨黑云片岩。厚度:47.67m。 3、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墨绢云片岩、混合质二云石墨片岩(Ⅱ矿层)。Ⅱ矿层厚度沿走向变化较大,向东向西逐渐变薄至尖灭,但向东至葛藤垭尖灭再现。厚度:0~17.85m。 4、混合质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质含石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间夹蛇纹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镜体。厚度:4~60m。 5、混合质石墨片岩、二云石墨片岩间夹混合质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Ⅲ矿层)。Ⅲ矿层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向东向西逐渐减薄至尖灭;但在矿区北东部葛藤垭一带尖灭再现,呈似层状、透镜状展布。厚度:0~16.59m。 6、混合质石墨黑云斜长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