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七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名师原创].docVIP

2014七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名师原创].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七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名师原创]

七上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 1.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咸阳 。 二、秦朝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上推行 郡县制 ,设36个郡。 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尺寸、升斗、斤两);???????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4.思想上:焚书坑儒(结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目的是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 ; 5.军事上:秦始皇命 蒙恬打败匈奴 ,修筑万里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 ★动脑筋: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5)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秦始皇)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 = 4 \* GB3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⑴ 时间:公元前209年 ⑵ 地点:大泽乡 ⑶ 原因:直接原因是误期,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⑷ 结果:失败 ⑸ 意义: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项羽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3.刘邦起义:推翻秦朝——“约法三章” 楚汉之争:共4年,相关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典故是“鸿门宴”。 三、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史称西汉;都城长安。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即:实行削藩政策,削弱王国势力。 2.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3.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4.军事:大力反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5.大一统的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6.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善于用人:主父偃、董仲舒、卫青、霍去病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域: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①时间:公元前138年 ②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③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①时间:公元前119年 ②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交往。 ③意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4.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天马、汗血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开始传入中原。 5.西域都护: ①设立时间:公元前60年 ②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陆上丝绸之路及其路线图(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7.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部和斯里兰卡岛) 8.作用: ①沟通中西交通, ②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及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③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16、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1.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蔡伦造纸术的优点:①原料容易找到 ②原料便宜 ③质量好。意义: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②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东汉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医学体操:“五禽戏”。 3.东汉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4.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5.道教: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张陵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