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就业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和就业分析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 哪种人生道路更好?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 哪种人生道路更好? 设立课题的背景意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毕业生的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对大学毕业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沉重而又必须面对的话题。如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于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随即有把目标转向考研。希望通过学历的提升来换取理想的职业,以至于考研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这些现象给社会和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考研与就业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两大重要抉择。因此,为了能够给高校毕业生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导航,我们做出了如下的调研。 研究现状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就业环境的严峻,促使在校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竞争实力,考研也就在各大院校开始升温。 考研的从众心理 很多同学在报考研究生时存在从众心理,并非是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考研准备,而是被动考研。这部分同学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特点选取相应的学校与专业,导致在后期的复习中缺乏动力。具体表现为:考研教室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总是人满为患,而在临考的前1到3月之间,坚持来教室复习的同学却不到当初的一半。部分同学因为找到了好的工作而放弃考研,另一部分忍受不了考研的枯燥而放弃。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随着复习的深入,很多同学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疲惫不堪,失去了斗志。考研的同学在心理上不能随波逐流,而是目标明确。 就业压力 考研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① 专业知识的进一步锤炼,个人能力的大幅度提升;② 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在考研复习时,每一位同学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身边的同学都一个个找到了工作,而自己依然是悬在半空,这使得他们焦躁不安,无法静心复习。相比于直接选择就业的同学,考研学子的就业压力更大。当心态焦虑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或与辅导员进行沟通,缓解压力。 个人兴趣与专业的选择 确定考研后,面临的是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同时也是个人爱好、专业与学校三者之间的一个博弈。在考研大军中不乏因为个人爱好而跨专业考研的例子。面临这种问题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以个人爱好为基础来选择专业,再根据专业选择学校。 当前,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 1.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 一是失业人员不断增加。200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一路小跑,由2000年末的595万人增加到681万人,失业率也由3.1%提高到3.6%。2002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到733万人,失业率提高到3.8%。二是下岗职工数量仍然较多。2001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达到为515万人。三是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新生劳动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压力仍然很大。目前有1.5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中国论文联盟 HYPERLINK / www.LWLM.com编辑。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突出的表现是就业弹性偏低。20世纪90年代平均就业弹性为0.1左右(即国民经济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1个百分点),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 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增加。青年求职者已经占到主体,35岁以下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区别。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的求职者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了1/3。二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再就业率偏低。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平均为40岁),35岁以上的占到72.4%,加上职业技能不高(无技术的和初级技工占49.5%),即便是已有的职业技能也不能够满足其转岗的需要,再就业优惠政策不落实等,导致下岗职工再就业难。2001年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为30.6%,较上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三是县域就业问题突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几个经济状况属于该省较好的县进行的典型调查,不包括农民在内的失业率已经超过2位数。 (二)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