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节点六]西方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建筑教程.ppt

09[节点六]西方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建筑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节点六]西方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建筑教程

四、建筑史节点 ;第三部分 西方中世纪建筑史 拜占庭建筑;此章主要索引 A。早期基督教建筑 B。拜占庭建筑;A。早期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中东地区,时值罗马帝国盛期,基督教尚无合法地位。公元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宣布它为“国教”,此后,各地开始兴建教堂。罗马帝国在4世纪时进入了基督教时代。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西方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处于停顿时期。因为当时的基督徒认为基督随时可能重新降临,天国的门就要打开了。这样,尘世间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太在乎。不过有一种建筑,虽然最早出现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影响,这时却崭露头角。这就是“巴西利卡式” (Basilica)。早期基督教堂从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发展而来,故被称为“巴西利卡式”教堂。 ; 左图为公元2世纪时图拉(Trajan)皇帝建造的厅堂,为现存两个最大的厅堂之一。 厅堂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内部由两排柱子纵分为三部分。中间的部分宽而且高,叫中厅(Nave)。两翼的部分窄而且矮,叫侧廊(Aisle)。所以厅堂的横截面就呈“山”字形。在大厅的两头或者一头,有一个半圆形的龛(Apse)。厅堂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主要是用作法庭、市场或者会场,龛就是安置法官或者会议主持人的座位的地方。和万神庙以及浴场不同,厅堂里面没有造价昂贵的穹窿或者精巧的十字拱,而是采用了简单的梁柱结构――标准的科林斯式柱加木屋顶。应该说厅堂在那时是不算是高档次建筑。  ;也许正是因为其普通,后来的基督徒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它们,而其内部宽敞的空间又正好符合他们聚众传教的需要,所以最早的基督教堂就是直接在厅堂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   于是原来法官坐的地方现在成了主教的位子。从此厅堂的型制也就部分地决定了后世所有教堂的型制。后世教堂的中厅――有一排排长椅让信徒们在一起听道、祈祷的地方,两侧总是各有一排撑起整个大厅的柱子,柱子再往外就是窄而低的侧廊。这样的布局明显是受厅堂的影响所致。 由厅堂改建或者模仿厅堂的早期教堂被称为厅堂式教堂。比较有名的如建于公元4世纪的老St Peter教堂,罗马主教(这个职位后来升格为教皇)的御座所在地、天主教信仰的中心。;;12个世纪后它被拆掉,原址上建造了现在的梵蒂冈St Peter大教堂。其典型的山字形截面是厅堂式教堂的标志,也是后世一大批教堂的榜样,包括国内最有名的厅堂式教堂、有远东第一堂之称的上海佘山大教堂。   现在还存在的厅堂式教堂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应该是在巴勒斯坦的耶稣降生处原址上,由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Constantine)皇帝建造的圣诞大教堂(Nativity Church,建于330 AD,下图)。内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图拉真的厅堂。2001年,由于一次震惊世界的劫持人质事件,这座古老的建筑还经历了一次宗教战争式的考验。 ;圣诞大教堂;;;B。拜占庭建筑 1。时代背景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拜占庭帝国存在于330~1453年,4~6世纪为建筑繁荣期。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由于贸易往来,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色彩,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4-6世纪是拜占庭建筑走向繁荣的时期,主要建筑活动是以罗马城为样板兴建了君士坦丁堡。7-12世纪,由于外敌入侵,拜占庭帝国国土日渐缩小,建筑规模也随之缩小。13世纪后,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损失巨大,其建筑艺术随之衰败。15世纪时,拜占庭被奥斯曼人所灭,此后,拜占庭艺术继续在希腊、巴尔干半岛以及俄罗斯等地流行。 成就: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筑。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 结构方式: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代表实例: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2。建筑技术 拜占庭时期的建筑仍然是以教堂为主。在前面提到的早期教堂形式的基础上,他们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们好象对穹窿有偏爱。在原来厅堂式教堂的中厅顶上,他们要加上穹窿。象十字式教堂那样中央已有穹窿的,他们就加大跨度。但前面隐藏的问题就出来了。厅堂的中厅是方形的,十字的相交部分也是方形的,那么如何将一个圆的穹窿放置在方形的厅上呢? 他们的对策是发明了内角拱(Squinch,注意穹窿是怎样通过它坐落在四方的墙上的)和帆拱(Pendentive,四个连续的帆拱。注意,它们的上面可以很方便地加上穹窿,而下面已经是四方的了)。 ;抹角拱(内角拱) 帆拱;拜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