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吨位丈量,培训总结
PAGE10 / NUMPAGES10
吨位丈量,培训总结
篇一:吨位丈量的简要回顾
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
很荣幸有机会能一起探讨内河船舶吨位丈量的相关内容,前几节课CCS的邱总已经向大家讲授了海船、河船吨位计算和丈量,讲授了船舶吨位计算演示及手工计算,大家掌握了吨位计算丈量的理论知识,现场进行了实船丈量,也使大家掌握了现场丈量的实际本领,安排我再来讲讲不同船型的内河船舶吨位丈量,我的理解是巩固巩固,由于事前大家没有沟通加上水平有限,难免有重复,也难免有错误之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正。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一起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吨位丈量的简要回顾,内河船舶的类型,计算例子,现场丈量的误差分析
第一节 吨位丈量的简要回顾
1、内河船舶吨位丈量的法规依据
内河船舶吨位丈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按船长可以分为≥20m和5m≤船长<20m两类。
1)、船长≥20m河船 (纳入吨位复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1986.10.15)
《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 》1999(1999.5.1)10米以上钢质船舶
《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4)(2004.3.1)(2007修改通报)(2008修改通报)
《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11(2011.9.1)
2)、5m≤船长<20m河船
《内河小型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7)
3)、如何选用适合的吨位丈量的法规依据,以下三种情形适用现行规则:
(1)、新船
(2)、改装或改建或改变用途后吨位有变化的现有船舶;
(3)、船舶所有人要求进行吨位丈量的现有船舶。
进行吨位复核,原则上适用原吨位证书依据的规则,如所有人要求可用现行规则。
2、相关定义
1)、量吨甲板:系指相邻于满载水线以上的第一层全通甲板。
(加图)
2)、量吨甲板长度:系指量吨甲板型线首尾两端点之间的最大水平长度。如量吨甲板有台阶时,则按较低一层甲板型线延伸后量计。量吨甲板长度不包括假船首和假船尾的长度。
3)、船宽:系指船体型线横剖面的最大水平距离。对金属外板的船舶,应量至两舷外板的内表面;对于非金属外板的船舶,则量至两舷外板的外表面。
4)、型深:对金属外板的船舶,系在船长中点处沿舷侧由平板龙骨的上表面量至量吨甲板下表面的垂直距离;对于非金属外板的船舶,此垂直距离应包括船底板的厚度。
5)、围蔽处所:系指由外板、舱壁、固定围壁、甲板或盖板所围成的处所。量吨甲板以下的船体部分视为围蔽处所。
6)、开敞处所:除围蔽处所外,均为开敞处所。
7)、总吨位(GT):表示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
总吨位数值根据丈量计算所得的船舶总容积(V)数值确定,但不直接等于船舶总容积(V)数值。
总吨位GT与总容积V的对应关系:
GT=K1 V
其中: K1=0.23+0.016logV。
K1也可查表得出。
总容积V = V 1+ V 2+ V 3+ V 4
其中:
V1:量吨甲板以???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
V1=V11+ V12+ V13
V11主体部分:首尾垂线之间部分
V12附加部分:首垂线以前部分和尾垂线以后部分
V13突出体部分:推进器轴毂和流线体等部分(如有时)
(1)、对无资料的船舶,规则(3.1.1.3)应用辛氏第一法则量计量吨甲板下围蔽处所的型容积V1 :
先量取量吨甲板长度,并按下表规定进行等分。
在长度的两端点及各等分点处量取深度(对金属外板的船舶,深度是自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量吨甲板下表面的垂直距离,减取相应梁拱高的三分之一;对于非金属外板的船舶,此深度应包括船底板的厚度);
将量得的深度4等分,然后在深度上下两端点及各等分点处按船宽的规定量取各个宽度。将量得的各宽度用辛氏第一法则计算,求得各横剖面面积。再将各横剖面面积值用辛氏第一法则计算,即可求得量吨甲板下的型容积。(实际不可以)
(2)、对于船长L≤30m,且无资料的船舶,规则(3.1.1.6)也可用下式量计量吨甲板以下围蔽处所的型容积V1 :
V1=KCLBD
其中:
K—系数,单体船,k=1;双体船,k=2;
L—船长(量吨甲板长度),m;
B—船宽,m;
D—型深,m;
篇二:船检培训自我评估
在 船 检 处 学 习 的 自 我 评 估
2012.10
目 录
培训背景3 培训过程4-6 培训中的收获6-9
结束语10 船舶检验相关记录10-13 论文《船舶安检后备人才队伍培养之诌议》14-18
培训背景
为不断优化船检人才队伍结构,加强船检业务后备人才的建设,XX海事局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提出“海事处年轻大学生到船检处跟班学习”的船舶检验后备人才培养战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