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总结
PAGE22 / NUMPAGES22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总结
篇一: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教材版本:湘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四课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执教者: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 何祖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知识讲解与美术作品分析、解读,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史上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即“自我”)的历史变化,理解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的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作适当提示、补充和归纳。
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
中西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难点:
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及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
通过教师举例分析和学生思考交流来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比较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品:
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唐装、中山装、牛仔服、休闲服。
1、提问:如果让你们来穿,会选择哪一种服装?为什么?
2、教师简述四种服装的流行时期及特点。
唐装流行于唐代,显得富贵典雅;中山装流行于二十世纪初,显得庄重严肃;牛仔服流行于二十世纪末,显得青春健美;休闲服流行于当代,显得轻松随意。
3、提问:从上面四种服装的款式变化和同学们选择的差异,可以看出怎样的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审美风尚不同;不同的人,审美情趣(即“自我”)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二、分析比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画的审美变化。
1、展示作品《写生珍禽图》、《果熟来禽图》
提问:这两副作品有何异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相同点:它们同属花鸟画,画得工整写实。
不同点:风格特点有细微差异,画法不同。《写生珍禽图》属“宫廷画”(解释“宫廷画”,也称院体画、职业画、行家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职业画家所画,多为统治阶层服务。其特点:工整写实,显富贵。)画面的色彩及描绘的内容显富贵,运用了“勾勒填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果熟来禽图》描绘的是硕果累累的树枝上歇着一只欲飞的小鸟,充满生机盎然的意趣,显得秀美写实,开始倾向个性表现,运用了“没骨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
2、展示作品《枯木竹石图》、《黄甲图》、《竹石图》、《三千年结实》 提问:比较这些作品与前面两幅作品,它们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点:前面两幅画得工整写实。而这些作品画得简洁、随意,属
“文人画”(解释“文人画”,也称诗意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画。其特点:简洁、随意、富有诗意,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它们运用了“写意”的画法(解释“写意”画法并以树枝为例用粉笔示范)。
简要分析比较五副“文人画”的朝代、作者、风格特点、画法及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见下表)
郑板桥《竹石图》的自我表达解读 这副画描绘的是在悬崖峭壁的岩缝里长出的几根竹子,作者画完后有感而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这副画的意境和内涵,达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完美境界。从这副画可以看出:竹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却毫不动摇,它所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历代许多文人画家常常把“梅兰竹菊”比作为“四君子”,并以此来托物言志,表达自我。
吴昌硕《三千年结实》的世俗倾向解读 吴昌硕在作品中表现的桃
子(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带有世俗倾向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因为吴昌硕生活在上海一带,商业较为繁荣,收藏他作品的大都是商界的富人,为了迎合他们的心理,所以表现出了世俗倾向。
提问: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各不一样?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一是艺术家存在 “自我”差异(前面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正是艺术家们自我的体现);二是社会对艺术家“自我”的影响(如吴昌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世俗倾向就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提问:为什么元、明、清、近代时期文人画占主流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这与当时的“重武轻文”的政治背景有关。因为当时文人不能受到重用,出现了文人逃世、厌世、过隐居生活的现象,他们便以写诗作画的形式来抒发个人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出现了文人画的热潮。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情趣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pdf
- 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3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pdf VIP
- 口腔名词解释、大题.pdf VIP
- 《革命烈士诗抄》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招标代理投标文件.doc VIP
- 2022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