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无法否认先审后抓和跨省刑拘的合法性.docVIP

媒体无法否认先审后抓和跨省刑拘的合法性.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体无法否认先审后抓和跨省刑拘的合法性

媒体无法否认先审后抓和跨省刑拘的合法性 10月22日19点25分,湖南长沙市公安局的官方蓝V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新快报》记者陈某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已于10月19日被长沙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一个小时之后,新快报的官方蓝V也发了一条相关的微博:关于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刑拘一事,新快报将采取法律手段,全力维护记者的正当采访权益。相关报道将在明天的新快报上披露。 10月23日,《新快报》头版几乎占据了大半个版面的“请放人”三个字,惊动了整个网络,扭腰时报、宣宣、纪纪都惊动了。AP, WSJ, BBC, REUTERS, BL00M8ERG, NYT, FT的网页截图都有这三个大字。   陈永洲有没有犯罪,我无法判断。一位跟陈永洲很熟的亚洲联合卫视主持人告诉我:像财经记者,真的很容易收钱,毕竟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陈永洲一直都坚持一件事,就是吃饭可以,钱绝对不收的。以我跟他的交情,真不可能会瞒我。他有种老派文人的倔,他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要死磕。大概从六月开始,陈永洲就开始收到威胁恐吓电话了。但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发帖称:“深喉:陈永洲在里面已经全部招供,长沙警方掌握了他收黑钱的证据。” 质疑的声音中,没有特别有理的挑战。这些质疑脱离了中国的诉讼程序,成为一种反法治的挑衅。 他们没有说出足够的道理让我信服长沙警方确实违法了。某作家对湖南警方的跨省刑拘表示质疑;某知名财经媒体发文质疑这是记者的职业行为,责任不应只由一个记者来承担;某律师认为这是“商业机构利用公权力来压制舆论监督”。 跨省刑拘是否合法?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对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确定管辖。 对管辖有争议或者情况特殊的刑事案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犯罪地包括犯罪的预备地、犯罪行为发???地和犯罪结果地。在本案中,新快报所在地在广州,但被害人所在之地是长沙,那么犯罪地既是广州,也是长沙,长沙警方立案也没有违背法律。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被刑拘的记者陈永洲在未去中联重科公司的实地调查和核实的情况下,从2012年9月起到今年5月连续发表了多篇中联重科的负面报道。长沙警方指出刑拘陈永洲因其涉三“捏造”: 一捏中联重科国资流失; 二捏中联重科搞“畸形营销”; 三捏中联重科销售和财务造假。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记者显然违背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新快报也不会让记者在没有调查时发稿。你可以说这是职业行为,那么照此逻辑,贪官都可以说自己是职业行为。存在法律管辖不了的职业吗?没有。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个人犯罪,责任自负。 单位怎么能肯定员工有没有犯罪呢?能源局网站为刘铁男背书,“无犯罪”,新快报高层为陈永洲站台,“请放人!”都会有公信力的风险。   记者能不能抓,这要看他有没有犯罪事实。侦查阶段不公开证据就要放人,哪国法律也不敢这么规定!如果抓记者就是破坏言论自由,那么正如梦遗唐朝吐槽的:“任何人犯了法都应该被抓,记者凭什么就有高人一等的权利。某些人说,抓记者破坏了言论自由的进程,操,如果哪天我犯法被抓,抓我就破坏了中国文学的进程?隔壁砌砖二哥犯法被抓,抓他破坏了中国建筑的进程?楼下小摊的李嫂被抓,抓她就破坏了中华美食的进程?” 报纸在自家版面发稿要求公安机关放人,与公安机关在自己门口立块牌子要求报纸撤稿,我觉得都涉嫌公器私用。 今天新快报再度头版贴出“再请放人”,把冲突升级。如果央视记者被抓了,@张泉灵 是否可以在播新闻时插播一句:请放人! 既然要在法律框架内解决,你就无法反对“先抓后审”的法定程序,难道先审后抓?关键还在于到底有没有犯罪事实。如果有犯罪事实,则依法办事;如无犯罪事实,则追究责任人员,我跟你一起骂滥用权力者。 文章原址:  HYPERLINK /opinion_china/2013-10/4494980.html /opinion_china/2013-10/4494980.html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