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4-1 HYPERLINK 1-4-1.ppt \t _parent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答案】A 【解析】B、C两项说法明显不对,D项只说出了材料表达的表面意思,只有A项说法符合题意。 2.“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主权的沦丧 B.戊戌变法的兴起 C.洋务运动的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答案】A 【解析】圆明园毁坏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是列强入侵的结果,反映了近代中国主权的沦丧。 3.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让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答案】A 【解析】英国侵略中国的本质目的是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传到中国是在客观上而非其主观推广。 4.王韬《瀛堧杂志》指出“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唯凭通事(即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与这种情形的出现密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沪地”指上海,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在鸦片战争后。 5.(2011·汕头)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答案】A 【解析】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具有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资本主义,故材料中的“不服输”反映出不了解世界形势。 6.(2011·福建样本分析)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映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项正确。 7.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日本国志》”“抵得二万万两银子(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可知袁昶所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8.与“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东沟海战”“致远”等可知诗中所述是甲午中日战争。 9.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答案】C 【解析】 提取信息:“一线之延”“ 不令倭(指日本)得”,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应该是刘永福领导的反割台斗争。 10.列宁说:“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英国人、法国人……等疯狂镇压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多国对中国义和团的镇压”可知答案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