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主告倒国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磨坊主告倒国王.doc

磨坊主告倒国王 风光如画的波茨坦小镇,位于柏林市西南27公里处。德国波茨坦城郊外矗立着一座名闻遐尔的老磨坊,它出名并不在于磨坊的自身价值,而是蕴藏在磨坊背后为世人广为流传的“磨坊主告威廉一世国王”的经典故事。 说起来,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大公国国王威廉一世,在世界史上也还算是一个声名显赫的角色。他在德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以与中国的秦始皇、俄国的彼得大帝相比。当时,他正是刚打赢了对奥地利的“七周战争”,刚刚把500万人口和64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入了普鲁士的版图,刚刚从维也纳大吹大擂地凯旋归来。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1866年10月13日,威廉一世在大队御林军的前呼后拥之下,在波茨坦郊外一座叫做桑苏西的行宫高处远眺,全城美景尽收眼底,美中不足的是行宫外一座又破又旧的大风车磨坊影响了他的心情。威廉一世派士兵前去与磨坊主交涉,愿意出高价购买后再拆除老磨坊。磨坊的主人,是个倔老头,坚持称磨坊是他爷爷的爷爷留传下来的,一家人世世代代靠它糊口为生,它的价值无法计算,给多少钱也不肯卖!威廉一世恼羞成怒,派一队御林军强拆了“有碍市容”的老磨坊。 在我们许多中国人看来,磨坊主老头敬酒不吃吃罚酒,国王买他偏不肯卖,纯粹是他不识抬举、不识时务、不会见风转舵地做人。但德国人就不是这样想的了。“国王竟然如此胡作非为,这个国家还有没有天理?”这位又穷又倔的磨坊主提起了诉讼,郑重地向普鲁士最高法院呈递了一份人类古往今来第一次的“民告国王”的起诉书,诉讼理由是威廉一世滥用职权强拆民房,诉讼请求是要求威廉一世赔偿自己损失,保障自己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世人注目的案件开庭了,最高法院的旁听席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但被告席上却空着,威廉一世拒不出庭,也没有派律师代表前来应诉。可这并不妨碍审判的照样进行。极其简单而又事实清楚的民事小案件,当听完原告磨坊主的陈述后,三个大法官经过商量,最终形成统一的判决意见:被告人威廉一世因擅用王权,侵犯原告的财产权利,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判决责令被告人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各项损失费、诉讼费共150马克。威廉一世身为一国之主,权大无比,但对法院的判决也感到无奈,于是,他要求手下人员按法院判决要求,为磨坊主在原址重建了一座新磨坊,并赔偿了一切损失。磨坊主状告国王的案子,至此也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在官司打完的几十年之后,骄横的国王威廉一世与倔强的磨坊主老头都已经先后去世了。威廉一世的孙子,已当上了德意志的第二个皇帝。而当年磨坊主倔老头儿的儿子不想继承祖业做磨面生意,想卖了这座磨坊。他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表示想将这座旧磨坊出售给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接到信后,非常认真地反复思考了整件事的前前后后。他认为,这件事既表现了德国人民的法治传统,同时,又表现了威廉一世尊重法律的理性精神。因此,再三思考之后,他亲自提笔,给小磨坊主回信一封,信中写道:“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万万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上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在这个西方法律的经典案例里,集中了西方法治精神的多个元素精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使之避免遭受暴力的侵犯。 2.赔礼道歉的乾隆皇帝 相传清朝皇帝乾隆微服私访,走到一片红高粱地边,看到红高粱正是开花晒米的季节,长势喜人,皇帝一时高兴,便顺手折了一支拿在手里欣赏。正在高兴之时,被一位农村老太太碰见,老太太毫不客气地说:“你这位先生(指乾隆)好不晓理,这高粱正是晒米的季节,你折下来可不可惜?这一穗高粱要打好多米的,种地就盼个好收成,你知道有多难啊?!”乾隆帝被老太太数落得无言以对,只好赶紧赔礼道歉。 乾隆回到京城,在一天早朝为大臣们出了一道考题:这世上什么东西最重?众大臣说金、说铅,等等,众说纷纭。乾隆说道:差矣。你们说的都不对,这世上唯有“理”最重,谁也搬不动它。然后把自己遇到的事说了一遍,并说我作为一国之君,为了一穗红高粱,竟被一位农村老太太美美数落一顿,无言以对,就是因为老太太有理。这“理”字谁也搬不动的,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为什么说人世间“理”最重?因为“理”包涵了衡量善恶的标准、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不能为私利去伤害别人,这样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永恒不变,是谁也搬不倒的。“有理”,皇帝在村妇面前也要低头认错;“有理”,磨坊主也能告倒国王。有朋友可能说了,那是因为乾隆皇帝有仁政爱民的道德观念,而德国磨坊主幸好生活在了法治社会。是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公正都在维护着人间的“公理”,如果没有了这些,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混乱,人们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