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精简版)
— PAGE 16—
— PAGE 17—
中国区(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介绍了我国区(县)级财政体制的现状,深入研究现行地方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借鉴财政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在“省管县财”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省管区财”的设想,简化财政层级,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努力使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不断探索区(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路向。
关键词:财政体制;省直管区(县);改革建议。
一、引言
财政是以国家政权关系为主体的一种“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体系, 贾康.以扁平化改革作为改造现行财政体制的切入点——我国财政改革的反思与路径探讨[J].中国金融,2008(5).
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而有力的工具。财政体制是确定国家财政权责在各级政府间如何划分的一种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的界定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主要经历了统收统支、分级包干、分税制等模式的更迭。自1994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初步理顺了中央与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但没有对省以下各级地方财政体制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县乡财政困难现象较为普遍。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近年来番禺区的财政收入虽然快速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但由于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新增财力不断加速上划广州市级财政,而且番禺区为筹办广州亚运会出钱出力,融资建设亚运配套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融资付息和偿还贷款的资金压力很大,使番禺区的财力日益紧缺。从番禺区的实际出发,探索番禺区实行省直管区(县)财政体制的可行性,积极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改革,减少省以下财政层级,建立上下贯通、运行有序的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分税分级财政体。
一、番禺区财政体制的现状
(一)近年来番禺区财政收入情况
2006—2010年,番禺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313433万元、371983万元、438835万元、509214万元???631703万元,年均增长13.96%,高于地方生产总值(GDP)13.8%的年均增速。2010年番禺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增长形势喜人。 资料来源:番禺区财政局、统计局统计报表。
(详见图1)
图1
(二)番禺区税收收入总体情况
从属地税收总量角度分析,2006—2010年番禺区属地税收收入总量分别完成98.73亿元、116.72亿元、128.67亿元、138.75亿元和163.61亿元,年均增长15.7%,高于地方生产总值(GDP)13.8%的年均增速。 资料来源:番禺区财政局、统计局统计报表。
(详见图2)
图2
从市、区库税收分享量的角度分析,2006—2010年间,市库税收收入从2006年的7.7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64亿元,年均增长22.3%;区库税收收入则从2006年的26.6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7.96亿元,年均仅增长15.8%。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十一五”期间番禺区经济发展对市、区两级税收的贡献较大,但按现行市对番禺区的财政管理体制更有利于市级税收收入的增长,市库增速较区库高出6.5个百分点,在分享地区经济发展成果方面,市级要远远多于区级。
二、番禺区财政体制现存的问题
自分税分成财政体制实施以来,番禺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番禺区在财力保障机制实际执行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导致近年来番禺区财政长期处于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影响了番禺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一)民生等刚性支出压力逐年增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番禺区已成为广州市“南拓”战略的主战场,原老城区居民迁入番禺区生活和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加。全区人口从2006年的147.26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76.65万人,增长了20%;财政供养人员从2006年的2.93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4.03万人,增长了37.5%。由于人口总量膨胀,社会管理事务量不断增加,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也逐年递增,财政支出压力巨大。经统计,番禺区民生支出总额(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从2006年的331136万元增长到2010年752157万元,年均增长率达22.77%,但番禺区财力增长满足不了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
(二)番禺地方财力上划日益加剧
广州市不断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财力上划力度,不利于建立区级财力保障机制。2006年,广州市实施《关于完善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穗府函〔2006〕18号),使番禺区新增财力持续加速上划市财政。根据广州市政府《关于完善市对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零星装饰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2024年民航安全检查员(五级)资格理论考试题库(重点500题).pdf VIP
- 挫而不折+破茧成蝶+——挫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亚洲人文环境》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手外科进修汇报.pptx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共34张PPT】.pptx VIP
- 鹅卵石道路的铺装步骤与方法.doc VIP
- 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答辩PPT模板.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7.2《亚洲的人文环境》第1课时课件.ppt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