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的中医治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季腹泻的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腹泻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泄泻的病因一般以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胃虚弱多见。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致泄泻。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打针痛苦及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菌群失调、抗药性增加等问题,而且痛苦少、操作简便、疗效高、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1 推拿;辨证论治小儿腹泻的基本处方;③常用于伤食泄泻的穴位有: 运内八卦、清胃经、清大肠、补脾经、推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按揉足三里。 ④常用于脾虚泄泻的穴位有:运内八卦、清补脾、补大肠、推三关、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捏脊。 ⑤用于脾肾阳虚泄泻的穴位有: 补脾经、补肾经、捏脊、揉外劳、推三关、补大肠、揉二马、摩腹、揉脾俞肾俞 ;寒泻?:腹鸣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或溏泻,大便呈绿色或带有奶块。治疗手法:取手部阴阳穴1分钟,补脾土2分钟,推三关1分钟,补大肠2~3分钟,腹部揉压3?分钟,取天枢穴2分钟,肾部推上七节1分钟,自下而上进行捏脊7~9遍。? ;实热泻:身热,肛门红,大便稀薄,便带有腥臭味。治疗手法:退六腑1?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大肠2~3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揉中腕、天枢穴各1?分钟,脊部自上而下用拇指进行刮脊10~20次,揉长强1?分钟。? ;伤食泻:腹胀,有时呕吐,大便稀带有酸臭味,小便少。治疗手法:手部清脾土1分钟,揉板门1分钟,清大肠2~3?分钟,清小肠1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顺降结肠揉压2~3?分钟,揉中腕、天枢各1分钟,肾部自上而下进行刮脊30次,推下七节20次。? ;脾虚泻?:纳差食少,腹泻久,身体消瘦精神倦怠。治疗手法:手部补脾土2分钟,运土入水2分钟,补大肠2~3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揉中腕、天枢、关元各1?分钟,下肢揉足三里各1?分钟,揉三里(胃经合穴)及胃经路线。脊部自上而下进行捏脊7~10次,在肾俞、胃脾俞、肝俞穴部位向上提拉,可听到响声,推上七节1?分钟。? 治疗30分钟后才可让患者进食,给患儿饮生理盐水,以防脱水。 ;在脊柱及其两侧进行捏脊(刮脊)。该部位是督脉和膀胱经过第一侧线所循环部位;督脉可主一身之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是肺、心、肝、胆、胃、肾俞等五脏六腑俞穴的部位,所谓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转输脊部位,在胃部进行捏脊可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肝、胆、脾、胃俞可调节肝、胆、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故可治疗腹泻和消化道疾病。? ? ;?在骶部按摩推七节穴,刺激反射可调节结肠下部、直肠等器官功能活动,所以推七节穴可治疗小儿腹泻。??内脏神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消长,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穴位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刺激的强度是要因病而异。? ;按摩手部穴位的机理,是气血运行的路线,内连五脏六脏,外连四肢百骸,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理着脏器功能活动,发生疾病后,调节功能也相应改变。所以在有关经脉穴位上进行推拿按摩,能调整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在腹部进行揉压可促进胃肠吸收功能,中脘是胃的募穴,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天枢是大肠的募穴,胃肠功能失调刺激其募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周东辉[1]采用辨证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治疗316例患儿,总有效率95%。 刘志新等[2]采用健脾和胃、利湿止泻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取穴:补脾经、补大肠、分手阴阳、运土入水、推三关、揉足三里、推上七 节骨、捏脊。治疗172 例患儿,总治愈率100%。 李玉娥等[3]在治疗不同类型小儿腹泻时,除取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补脾经、推大肠、按揉足三里外,伤食泻加逆运内八卦、清胃经;寒湿泻配以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顺运内八卦;脾肾阳虚泻揉外劳宫、左揉肚脐等。治疗116 例患儿,总有效率100%。 褚付英[4]在基本分型的基础上认为小儿腹泻存在变证,即伤阴泄泻和伤阳泄泻,治疗上两者主要应用补脾经、揉外劳、清天河水等穴位。文献报道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平均总有效率达98%以上。 ;1.2 基本方推拿;1.3 简易推拿;2 针刺;3 刺血疗法;4 穴位注射; 足三里是中医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 采用小剂量654-2穴位注射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进行慢性刺激,不但能引起机体重新调节其功能的作用,迅速提高胃旦白酶的活性,而且还能激活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机能,抑制炎症渗出,增强炎症病灶的屏障机能,使发热反应减弱,并有一时性降温作用。 654-2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有镇静、解痛作用,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和腺体分泌,减少消化液丢失,并能改善微循环,利于肠道组织的代谢修复和功能恢复。;?阮丽琼[21]则选用山莨菪碱针剂分别注入双侧足三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