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重点整理地球层圈构造由地震波P、S波推测出,分为地壳(大陆.doc

地球科学重点整理地球层圈构造由地震波P、S波推测出,分为地壳(大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学重点整理地球层圈构造由地震波P、S波推测出,分为地壳(大陆

地球科學重點整理 地球層圈構造:由地震波P、S波推測出,分為地殼(大陸地殼-花岡岩;海洋地殼-玄武岩)、地 函(上部、下部地函-橄欖岩)、地核(外地核-液態鐵鎳、內地核-固態鐵鎳)。 交界面:地殼-莫氏不連續面-地函-古氏不連續面-地核(外地核-雷氏不連續面-內地核)。 大氣的演化:第一階段:氫、氦、甲烷、氨;第二階段:水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 第三階段:氮、氧。 帶狀鐵礦(縞狀鐵塊):25億年前沉積在淺海,代表當時候氧的含量慢慢增加中 4億年前氧濃度漸增,臭氧層也形成,吸收紫外線,陸生生物出現。 相對地質年代:疊置定律、截切定律、化石連續定律。 絕對地質年代:放射性定年法(半衰期)。 標準化石:演化速度快、生存期限短、分布範圍廣、個體數目多、易於辨認。 指相化石:指示沉積環境,珊瑚(熱帶清澈的淺海)。 大氣窗:地面望遠鏡能接收到的電磁波波段,主要為可見光及部分無線電波。(部分近紅外線) 視星等(亮度):與光度城正比,距離平方成反比。 絕對星等(光度):距地球32.6光年的天體亮度(視星等)。 每差1星等亮度差2.5倍,差5等亮度差100倍。 恆星光譜(吸收光譜):OBAFGKM,溫度:高-低;波長:短-長;顏色:藍白黃橙紅。 恆星繞天極旋轉每小時15度;恆星每天提早4分鐘上升,移動1度。 恆星日:地球自轉1圈(360度);太陽日多轉1度(361度)。 恆星移動軌跡:南北極:平行地面;赤道:垂直地面;北緯25度:與地面夾65度角(90-25)。 大霹靂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3K熱輻射)、哈柏定律(紅移,距離愈遠,遠離速度愈快)。 宇宙層級:衛星、行星、恆星、星團、星系、星系團(群)、宇宙。 星系的分類:棒旋、螺旋(銀河系)、橢圓、不規則星系。 銀河系:直徑10萬光年,銀盤、銀核、銀暈,太陽系位於銀盤離中央28000光年。 球狀星團:位於銀暈,恆星數目多,年齡老。半人馬座M22 疏散星團:位於銀盤,恆星數目少,年齡輕。昴宿星團M45 赫羅圖:主序星(如太陽)、紅巨星(體積大,表面溫度低)、白矮星(體機小,密度極高,溫度高) 太陽系:八大行星(類地:水金地火;類木:木土天王海王)、小行星帶:火木星之間、 彗星:來自柯伊伯帶(短週期)、歐特雲(長週期)。 矮行星:穀神星、冥王星、鬩神星。 冥王星被降級的原因:無法清除軌道的障礙物。 行星條件:繞太陽運行、球狀外形、能清除軌道障礙物。 太陽風、宇宙射線等高能粒子沿磁力線進入南北極撞擊大氣粒子(氮、氧)激發出極光。 太陽黑子:週期11年;太陽表面活動活躍時,黑子數目增加;太陽黑子溫度較周圍低;干擾地面的通訊設備,造成磁暴;蝴蝶圖(蒙德圖、芒得圖);黑子直徑甚至比地球大。 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天氣變化均在此層,每公里溫度下降6.5度,高度:赤道15、中緯度12、南北極8公里)、平流層(臭氧層吸收紫外線,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客機在此層飛行)、中氣層(層頂為大氣層最冷的地方)、增溫層(極光出現在此層,受紫外線、X光照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空氣達到飽和的方式:降低溫度,提供水氣。 相對溼度:實際水氣壓÷飽和水氣壓 ×100% 露點溫度:由飽和水氣圖判斷。 鋒面的種類:冷鋒、暖鋒、滯留鋒、囚錮峰。 氣壓梯度力:氣壓差產生的力,等壓線愈密集,氣壓梯度力愈大,風速愈強;垂直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科氏力與風向垂直;摩擦力與風向反向,摩擦力愈大,科氏力愈小,斜角愈大。 低氣壓(L,氣旋):上升氣流,天氣陰雨;高氣壓(H,反氣旋):下沉氣流,天氣晴朗。 海水的分層:混合層、斜溫層(緯度愈低愈明顯)、深水層。 溫鹽深儀(CTD):可以測量海水溫度(溫度計)、鹽度(導電度)、深度(水深10公尺=1大氣壓)。 影響表層海水溫度的因素:太陽輻射(等溫線與緯度平行)、洋流、海陸分布。 鹽度:每1000克海水所含鹽類總克數,單位:千分比,psu,平均鹽度:35。 影響鹽度的因素:蒸發量、降水量、河流注入、結冰、融冰。 營養鹽:磷酸鹽、矽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 鹽度高低:南北緯20-30度間最高;三大洋中大西洋較高;封閉海域較高。 艾克曼海流(螺旋):表面海流與風向夾45度角;北(南)半球向右(左)-順(逆)時針偏,深度愈深,偏角愈大,但流速漸減;傳至岸邊引起水位堆高或降低(湧升流、下沉流)。 洋流依成因可分為:風吹流、密度流、傾斜流、補償流。 洋流:北(南)半球順(逆)時針;暖(寒)流西(東)岸。 溫鹽環流:因海水鹽度和溫度差異,形成的密度流。 海嘯:海底地震、火山噴發所造成;波長長,在開闊大洋中波高不到1公尺,不易察覺。 湧浪(瘋狗浪):低氣壓造成,波長長,波高高,能量強,波速快,週期久。 潮汐引潮力:月日,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較近。 潮汐的種類:全日潮(一天一次滿乾潮,週期24小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