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docVIP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doc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 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作业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 A.都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 C.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可见此体制是 (  ) A.生产关系的根本变化 B.农民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 C.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D.可以长期使用的最好的农业经营方式 3.下面是四川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4.20世纪80年代中期,《瞭望》记者方进玉去山东烟台农村采访,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不要一刀切地搞分户承包,要在集体组织下搞汽车运输队、海滩养殖队、城市建筑队……去挣钱。”这说明 (  ) A.联产承包已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B.联产承包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呼唤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中国农民无法理解联产承包的优点 5.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 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7.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社社员在食堂  公社社员出工 公社社员带枪在 集体就餐    前点名   田间劳动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三 两年前,小岗村开始了新型合作经济模式。严金昌和十几户农民一起,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两亩土地出租给一家上海养殖公司,发展规模养殖。……目前,小岗村耕地面积大约2000亩,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转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养殖等。——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1)材料一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3)小岗村的新型合作经济有何特点?有人对小岗村新型合作经济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回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答案 1.A 2.C 3.B 4.C 5.A 6.D 7.B 8.C  9.(1)集体消费;集体劳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