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作业1.DOCVIP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作业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作业1.DOC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课后训练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下列言论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经济政策的是(  )。 A.“是故工商盖皆本业也”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乡农卖丝争赴市(场)” D.“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2.明代中后期,小说“三言二拍”第一次将商人当作被歌颂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 C.官营商业渐趋消亡 D.私营商业发展受阻 3.《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4.桑弘羊上书汉武帝说:“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管理盐铁的目的不包括(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5.(原创)清朝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说:“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国初海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禁止一切中外贸易活动 B.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 C.主观上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D.重农抑商政策的特定表现 6.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7.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逐渐出现 8.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我国明清政府的做法(  )。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导致了农耕经济逐渐瓦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请完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二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材料四 (按:这是一则关于宋朝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皆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东……曾无虚日。 ——《梦粱录》 请完成: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隋唐王朝怎样进行城市商业的管理? (2)材料三、四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我国自隋唐至宋代城市商业管理的变化? 参考答案 1. 答案: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而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 2. 答案:A 商人成为被歌颂的对象,是宋代以后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结果,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没有关系。 3. 答案:D 根据“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等信息,说明法律重农抑商但商人富贵、农夫贫贱,故D项符合题意;A、B、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