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海洋与海洋环境保护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海洋与海洋环境保护;6.1 海洋法基础知识-海域概念及其法律地位;6.1 海洋法基础知识-海域概念及其法律地位;6.1 海洋法基础知识-海域概念及其法律地位;6.1 海洋法基础知识-海域概念及其法律地位;石油污染 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生活污水污染 船舶垃圾污染 船舶大气污染 船舶压载水污染 船舶涂层污染;美国和德国的研究小组计算[《中国船检》2008(2)]: 全球航运CO2排放量为12亿吨/年,占全球CO2 排放量的4.5%,26艘8000TEU的集装箱船的SOx排放量相当于全世界汽车的SOx排放量。 每年船舶排放120-160万吨的悬浮颗粒,470-650万吨的SOx以及500-690万吨的NOx。 绿色和平组织报告指出,过去30年(2006年),共有超过1万件海上油轮意外发生,估计有超过600万吨的浮油于海上漂流。 近50年(2006年),全世界因油类污染,已使1000多种海洋生物灭绝,海洋生物逐年减少,累计已达40%。; 《欧盟船舶造成污染法令》于2007年4月1日起实施。法令规定在任何欧盟成员国海岸19km内造成水域污染的船舶,其责任方都将面临刑事处罚。由粗心或大意所致事故的使责任人被判处入狱3年;如是蓄意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或人员伤亡责任人将判处3-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0.03.01),违反本条例发生污染事故的责任人员处1-2万元罚款,并暂扣证书1-3月。;健康危害 安全危害 环境危害 : -对海洋生态的危害; -对海洋生物和动物的危害;? -对渔业和水产业的危害;? -对岸线和旅游资源的影响;? -对鸟类和其它动物的危害;? -对大气造成的危害;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970-2009年溢油超过7吨的事故数;1; 中国海事局统计,1973-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其中溢油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共69起,总溢油量37077吨,平均每年发生2起事故,平均每起污染事故溢油量537吨。 2008年我国沿海石油运输量达4.31亿吨,航行于沿海水域的各类油轮为162949艘次,平均每天446艘次的油轮在我国海域航行。相关组织统计,每装卸1t石油将损失10g左右,如此以来2008年造成跑、冒、滴、漏(操作性)造成的溢油量为:4310吨。; 1、 “东方大使”:1983年11月25日,装载原油4.3万吨的东方大使号油轮搁浅在青岛港中沙礁上,造成3343.6吨原油泄漏,污染胶州湾岸线达230km,重污染区4.7km,污染面积104.7km2。而最终的经济赔偿仅仅为1775万元。 2、2004年7月8日,1320时, Transporter(骏马输送者、15万NDW)”轮自泉州福炼港区空载出港,在湄州湾外剑屿以东1.6海里海域(24°57.‘4N/119°04.’0E)与重载进港的“Cape Bowen(海角、16万NDW)”轮发生碰撞,造成两船船体不同程度损坏的重大事故。;沿海: 43个 高风险 20个 较高风险 11个 一般风险 12个; 高风险、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 沿海五大水域 渤海湾 长江口 台湾海峡 珠江口 琼州海峡 长江干线 下游 库区;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该公约的重点:放在日常操作所产生的污染方面,对防止海洋油污染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不足:①仅对操作性溢油进行规定,对事故性溢油污染问题没有涉及。 ②仅对油污染进行限制,对化学品污染未涉及。; 解决:石油污染造成沿海国经济损失问题,并规定载运2000t以上的散装油类船舶,要强制保险。 不足:赔偿额小,2000金法郎(约143美元)/吨,最高限额2.1亿金法郎(约1500万美元)。远远不能弥补沿岸国的经济损失。;① 除石油运输外,还有大量有害物质在海上运输; ② 对是否遵守公约的情况检查不严,不能很好地预防事故发生; ③ 大型、超大型油轮、化学品船大幅增加,海洋污染面临的形势更严峻; ④ 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 海上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将造成不同国家受到危害,处理事故时国际上缺少一种有效的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机制。要想减少重大油污事故和避免重大灾难,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区域和全球性的有效防备和反应系统。 目的:便于重大油污事故处理中的国际合作和相互援助。; 当船舶发生有害物质事故时,船舶船长或负责管理该船的其他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