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中小学校学习社群创新学习模式竞赛活动.PDFVIP

2014全球中小学校学习社群创新学习模式竞赛活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全球中小学校学习社群创新学习模式竞赛活动

1 2014 全球中小學校學習社群創新學習模式競賽活動 2014 Learning in Networked Community (LINC) Carnival for K-12 Schools 指導單位:教育部、華人探究學習學會 主辦單位:國立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計畫主持人:林奇賢 service.linc@ Mobile: +886-932-830451 一、主旨 台灣十二年國教政策持續圍繞著入學議題紛擾不休,大家已忘了教育改革的初衷,更没人 回想為何當初要廢除科舉制度?而中國大陸雖敲鑼打鼓地提出三通二平台的政策,但僅有政策 口號或偏重硬體建設而無實質可行的創新學習模式,恐仍無法脫胎換骨地將中國的中小學教育 帶進二十一世紀。我們每年歲末的諾貝爾獎恐慌症要持續到何時?而我們也要世世代代以做為 世界的製造工廠而滿足嗎?本項活動 (簡稱 2014 LINC Carnival) 的目的,即在倡導與鼓勵全 球華人中小學校教師積極應用資訊科技來實踐新時代的教育新典範,以根本改造我們的教育。 2014 LINC Carnival 將特別重視中小學校在跨校或不同區域間的合作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的品質,或是融合社區或族群的探索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的成果。總之,我們希望大家能善用 資訊科技來達到 Anytime, Anywhere, Anyone, Anyway 的學習新境界。 二、對象 歡迎全世界各地高中職暨國民中小學校之師生與家長邀同社會人士共同參與本項活動。 三、競賽組別 2014 LINC Carnival 希望透過網路學習活動的歡樂氣氛來激發與體驗中小學的創新學習模 式,而為結合當前的學校教育環境與體制,競賽活動係以高中職與國民中小學學生為參賽主體, 而以實施主題探索課程單元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做為競賽活動的主要元素。競賽活動 將視參與主題探索課程的學習社群組成份子而分為三組: 1. 實體班級組 以學校內某一單一班級之師生為參賽主體。 2. 同校跨班組 以同一學校內二個以上實體班級組成參賽主體,進行校內跨班級的協同教學與合作學習動。 3. 虛擬學校組 由二所以上學校之實體班級聯合組成參賽主體,進行校際間的協同教學與合作學習活動。 2 四、應用平台 主要學習活動必須於群學網 (/) 與 myPAD (/) 之虛擬學習環境中進行。 五、競賽內容 競賽活動的內容包括:主題探索課程設計、主題探索課程的實施、學習歷程和作品的品質、 與學習社群活動等四大主要項目,其實施程序如下: 1. 課程的設計 首先由學校教師在群學網中應用“主題探索課程設計工具箱”設計一門主題探索課程;課程 可由單一教師設計,或以群體之名義或方式進行,而課程之學習領域與實施時數不限。「同校跨 班組」與「虛擬學校組」之參賽者的課程活動設計,除了必須具有主題探索課程之本質外,更 應展現跨班或跨校、跨區域間的合作學習特色。 “主題探索課程設計工具箱”今年度新增了一個“老師的百寶箱”單元,讓課程設計者可以 提供相關的學習鷹架工具,例如學習單、學習指引、概念圖,甚至以影片呈現示範或解說。盼 教師能善用這項新功能。 2. 課程的實施 由參賽主體之任課教師,在群學網上將所設計之課程進行開課之程序,以建立課程的虛擬 教室,並邀請相關教師或專業人士擔任協同教師,而且應讓學生家長充份瞭解課程的目的與綱 要,視學生家長為學習社群的一份子。 報名參加「虛擬學校組」者,應主動聯繫伙伴學校之班級,並應用群學網之“虛擬學校” 功能進行開課,讓不同學校的學習伙伴加入群學網中的同一虛擬教室,然後在同一虛擬學習空 間內進行學習活動。 在相關學習社群成員皆加入了所屬的虛擬教室後,全體參賽師生便可開始按主題探索課程 之設計,在群學網的虛擬教室中和 myPAD 的學習社群平台進行主題探索教學與學習活動。 3. 學習歷程和作品 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與合作學習活動,並完成課程指定的學習任務, 而且應於課程最後一個作業中,輔導學生以數位敍事 (Digital Storytelling, DST) 或微電影技術 呈現主題探索課程之 “數位專題報告”(Students Presentation on PBL Artifacts with DST)。 教師除應於學習歷程中適時提供學習回饋外,也應鼓勵家長參與學習活動,並引導學生進 行分享、討論、與同儕互評活動。 教師在學生完成主題探索課程的學習任務後,應以數位敍事或微電影技術完成主題探索課 程之 “教學個案陳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